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CPI时隔8个月再次回到“2时代”。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7%。从影响因素看,食品价格仍是影响CPI上行主要因素,但多类畜肉、鸡蛋和果蔬价格环比已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5月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好转,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已使PPI环比降幅收窄。多个机构判断,CPI已进入下行通道。
■新快报记者 郑栩彤
鸡蛋价格持续下滑
食品价格下降,是带动5月CPI环比下降0.8%的主要因素。5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了8.1%,蛋类、鲜果、鲜菜和牛、羊等畜肉环比也继续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鸡蛋、鲜果和鲜菜价格也分别下降了14.5%、19.3%和8.5%。董莉娟认为,5月各地自产鲜菜大量上市,猪肉供应持续增加且消费进入淡季,鸡蛋和鲜果则供应充足。不过,由于夏季新款上市,5月份服装价格环比上涨了0.2%。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5月全国猪肉批发价下探至17元/斤后回升。6月初,猪肉批发价仍在20元/斤上下震荡。白条鸡和鸡蛋周均价格自5月起,环比连续下降。上周,全国鸡蛋批发价格不及3.2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26.8%。从零售价看,广州市价格监测系统显示,广州中心城区猪肉、白条鸡零售价格从6月起持续下探。目前,猪排骨零售价40元/斤,五花肉29元/斤,白条鸡20元/斤。新快报记者走访卜蜂莲花、车陂四社农贸市场等零售点发现,增城、佛山产的部分鸡蛋价格每斤不足4元,而昨日广州全市红壳鸡蛋均价不足5元/斤。有鸡蛋摊贩向记者表示,不少鸡蛋目前零售价格相当于去年同期的批发价格。
从部分上市公司5月销量看,猪肉和鸡肉价格下降已明显拉动了消费。其中,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和新希望的5月商品肥猪销售量环比分别增加16%和59%,带动销售收入环比分别增加2%和38%。肉鸡养殖企业温氏股份和圣农发展5月鸡肉销售数量环比分别增长10.2%和19.8%。但由于产能过剩,鸡蛋市场相对低迷。截至昨日收盘,鸡蛋期货主力跌至2904元/500千克,相比年初已跌去15.7%。华安期货表示,5月产蛋鸡存栏量比去年高出20%,使鸡蛋价格持续处于低位。预计近期学校开学率提升、端午节节日效应等将重新提振鸡蛋消费。
成品油零售价仍在下探
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下降,PPI今年已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主要行业中,石油相关行业的出厂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同比和环比均下降明显。其中,石油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的5月份出厂价格,分别同比下降24.4%、57.6%和17.5%。石油相关产业出厂价格下降,也带动石油等相关产品价格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液化石油气价格5月份下降了1.9%。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国内成品油价格限价已3个月未作调整的情况下,6月以来,部分加油站成品油零售价仍在下探。近日,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天猫官方旗舰店推出了“每周五9折”的优惠日活动。
CPI同比将继续下行探底
“前5个月CPI累计同比增长4.1%,从趋势来看,预计全年可实现3.5%左右的控制目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下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供需有望保持平衡,物价水平将保持稳定,叠加去年CPI基数走高,通胀水平将继续呈现回落走势,为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也认为,通胀因素对于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影响趋弱,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实施概率将增大。考虑到去年下半年猪肉、鲜果价格基数较高,三季度CPI同比将继续下行探底,有望达到1%附近。
此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也认为,从年初以来,CPI呈逐月下降趋势。猪肉价格是影响食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随着生猪存栏量逐渐回升带来猪肉供给增加,猪肉价格涨幅仍将收窄。疫情导致旅游、餐饮、住宿、生活服务等消费需求偏弱状况的恢复是个缓慢的过程,整体需求偏弱,非食品价格可能仍将处于低位。
因此,刘学智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将显著低于上半年,不排除部分月份降到2%以内。由于上半年CPI处于高位,全年平均同比涨幅可能会在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