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送银送花,不如送我们忻城的金银花。”“雷洞土蜂蜜,每一滴都来自大深山里。”“5,4,3,2, 1!秒杀来啦!三罐只要一块钱!一块钱!”5月21日,红渡镇六纳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超和古蓬镇上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唐静二人在镜头前,一边吆喝着,一边上演了人生直播的“首秀”。原来,这是忻城粤桂协作工作组和忻城驻村工作队管理办联合举办的一场“土司忻风味·公益助忻农”直播带货活动。通过近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忻城农特产品订单数达到412单,销售额有22639.4元,打响了网上热销忻城农特产品的第一枪。
凭借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禀赋资源,忻城县盛产古法红糖、百香果、糯玉米、金银花、佛手瓜等优质农产品,金银花、忻城糯玉米更是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今年5月起,忻城糯玉米就进入了丰收季节,粤桂协作工作组决定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帮助忻城玉米售卖真正走入“互联网+”时代。
直播带货如今已经司空见惯,而农特产品的网络直播售卖方式也成为当下消费者热捧的“香饽饽”。忻城县粤桂协作工作组紧紧围绕粤桂市场赋能,依托信宜市粤西首个县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东部资源,以信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载体,以阿里巴巴淘宝教育电商为平台,免费为忻城县培训农村电商人才,激活“互联网+”新模式,推动忻城电商发展,让农特产品搭上电商“快车”,为农特产品打开新销路。目前,忻城县粤桂协作工作组已组织一期6人到信宜市学习直播带货技巧,而唐静恰是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本月底,忻城县粤桂协作工作组将再组织20人前去东部学习电商知识,将借助乡村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帮助当地群众销售农产品,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忻城县粤桂协作工作组将进一步通过消费帮扶机制,组织对接有关企业、合作社与东部结对地区市场对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一步拓展活动效应,在产销助农、品牌强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忻城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忻农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