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16日下午,广东省中山市举行特聘人才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特聘人才政策并回应社会关切。会上,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远梁从政策内涵、意义、优势、评定流程、 待遇等五方面对特聘人才政策进行了解读。
今年4月发布的《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提出实施“特聘人才”制度,由宣传、教体、科技、工信、人社、农业、卫健7个主管部门通过一定方式评出各领域创新价值较大、专业能力突出、业绩成果显著、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给予专项补贴、定向跟进培养,使其持续发挥作用。新的人才评定体系有效破除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问题,建立起以 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模式。
中山将特聘人才分为A、B、C、D四档:A档为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B档为省内领先水平;C档为市内领先水平;D档为优秀骨干人才。符合条件的人才均可报名参加评定。特聘人才自聘约签订次年起可获得特聘补贴,用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支出。其中,A档200万元、B档100万元、C档50万元、D档20万元,分3年发放。如果一名人才连续两次入选A档特聘人才,将可获得400万元支持。
张远梁表示,这是中山人才分类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调整后,中山市高层次人才包括今年起评定产生的特聘人才,以及此前已有的1-8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特聘人才政策能够很好地兼 顾过去、现在与未来。据介绍,特聘人才评定将过去“全市单一的人才认定标准”调整为“区分行业领域的多元人才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在不同赛道脱颖而出。
据悉,特聘人才评定流程主要有五个环节,包括个人申报、工作单位初审、主管部门评定、签约入聘、管理考核。获聘人才将享受专项培养支持、特聘补贴支持、子女入学优待、医疗服务优待 、住房安居保障、专设特聘人才中心尊享服务等六大人才待遇。
中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郑海声表示,此次特聘人才评定划分了7大领域,各有侧重,各具行业特色。其中专门设置了综合领域,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卫生健康、教育体育 、宣传思想文化、农业农村等6大领域以外,对于一些重要行业的补充,扩大人才政策实施范围,让更多人才参与受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