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坐拥千万粉丝的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引发网络热议。以“秀才”和“一笑倾城”为代表的网红主播,受到大批中老年粉丝的狂热追捧,被称为“中老年顶流”,并成功“破圈”。
然而不少年轻人表示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能火,认为他们的视频细节粗糙、缺少新意,显得刻意又油腻。
01 档案
秀才
●年龄 39岁
●粉丝数 1200万+(已封号)
●名号 中老年妇女收割机
●画像 梳得精致的三七分短发,一身纯色衬衫或翻领Polo衫,再配上一条西装裤。视频里的他行走在田间地头,微笑、撩头发并哼着(对口型):“爱你不是我的错,是你太美惹的祸……”
一笑倾城
●年龄 31岁
●粉丝数 1900万+
●名号 中老年男人心目中的易梦玲
●画像 内容多拍摄自乡村,有不少是自拍视角。镜头前的她,一头长发,笑起来眼睛弯弯,对口型唱着各种网络热门神曲,随着音乐节奏,身体也会做一些舞蹈动作。
(个人资料来源网络)
02 狂热
72岁老太跨越千里只为见“秀才”
“中老年人的帅哥是‘秀才’,中老年人的美女是‘一笑倾城’!”“老样子,‘秀才’那里蹲我妈,‘倾城’这里蹲我爸!”这些已然成为网络热梗。
那么,他们到底有多火?
数据
截至8月底,“秀才”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1346个视频作品,获赞共2.0亿。而“一笑倾城”公开展示短视频共969个,所有视频共获赞2.6亿,在近期发布的作品中,其点赞量均在十几万以上,部分作品点赞破百万。
根据某平台数据统计,“秀才”的女性粉丝占到近70%,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占比超过72%;“一笑倾城”的男性粉丝比例将近80%,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占比大概有74%。
据媒体报道,此前一位72岁的吉林老太曾乘火车跨越1700公里来到安徽,只是希望见见“秀才”。好心人劝她不要沉迷网络,她却“不回家,非要见见他”,最后不得不由警方介入处理。
一场被称为“世纪PK”的直播,更是展示了他们在中老年群体人气之高。
今年8月,“秀才”和“一笑倾城”进行一场连麦PK,3小时收获超2000万人在线观看。大爷大妈表白刷屏,各种礼物几乎没有中断,网友戏称“足以刷掉一个省老年人的退休金”。有人算了一下,“一笑倾城”的榜一大哥是60级,而60级的概念是需要消费2000万元才能达到。
评论
翻看他们的评论区,能直观感受到中老年群体追星也疯狂。
在“秀才”评论区,随处可见大胆示爱:“秀才弟弟好,梦里都是你,想你给我一个吻,甜进我的心里”“亲爱的老公,你给老婆送来的这首歌真好听,老婆同你合拍”“爱你不是我的错,是你太帅惹的祸”……甚至还有更直接露骨的语言。
还有一位ID里有“奶奶”的用户,写下带着错别字的留言:“这是个年轻又帅气的小伙子,那(哪)个不愿意跟合拍,只是年己(纪)太大的不合适。”
同样,在“一笑倾城”的视频作品下方,也有不少称赞和表白。一位头像为中年人的男士,应该是所谓“铁粉”,多次在其不同视频下方评论:“好看耐看,看你千遍万遍也不厌倦!”还有男士为她作诗:“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你低头浅笑时,恰似日光拂面来。”点进该男士账号发现,其作品也全都是“一笑倾城”。
除了“表白”,还有很多人在评论下方,与“秀才”“一笑倾城”拉起了家常:“今天很累,才休息”“家里人不舒服,希望一切都平安”……
03 困惑
“中老年顶流”背后的流量密码
初入“饭圈”的老年人展示出的爱慕与狂热,让“秀才”和“一笑倾城”成功出圈,并引起年轻一代的围观与戏仿。然而不少年轻网友感到困惑——他们凭什么能火?
“秀才”和“一笑倾城”唱歌只是对口型,肢体动作也相似,被认为毫无新意。
他们的举手投足也踩中不少年轻网友的雷点。例如“秀才”的招牌系列动作:回头—捂嘴—舔唇—撩发—挑眉,假装洒脱轻晃身体。“一笑倾城”的招牌动作:挤眼—咧嘴笑—咬下唇—翻白眼,加上僵硬的舞蹈。有网友嘲讽:一个油腻爆棚,一个土味十足。
让不少年轻网友嗤之以鼻的对象,为何能够成为“中老年顶流”?这些或许是他们成功的密码↓↓↓
上网成瘾
中老年人看似是赛博世界里的 “数字难民”,像是网络社会被边缘化的群体,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市场下沉,中老年人的上网比例不断提高,会玩微信、喜欢刷短视频的越来越多。
银发群体作为移动互联网重要增量来源,对线上社交、电商、视频等主流场景的渗透在持续深入。
QuestMobile近期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为12.13亿;银发人群持续增长,51岁以上用户人群占比已经达到了26.4%,占比提升了2.3%。
老年人上网时长并不短,QuestMobile在《2022银发经济洞察报告》中统计,50岁以上移动网民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121.6小时(每天使用时间超过4小时),同比增长8.6%,增速明显高于全网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在上网的老年人群体中的渗透率高达71.2%,也就意味着至少有2.28亿的51岁以上的老人在刷短视频。
不少年轻人也有深刻感知,待在家里、整日百无聊赖的父母对短视频平台的沉迷甚至远超自己。新快报官方微博发起了一个投票,投票结果显示,63%的投票者表示父母经常刷短视频,18%的投票者认为父母痴迷刷短视频,仅有4%的投票者表示爸妈从来不刷短视频。
短视频软件门槛低,对于学习、接收能力差的父辈来说非常友好,点开即可观看,双击即可点赞,不需要打字搜索,算法会自动推荐,碎片化的形式满足了中老年群体的娱乐需求。大爷大妈在短视频平台上遇到他们的“秀才”“一笑倾城”,并将他们打造成圈层内的“顶流”,也就并不意外。
戳中审美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秀才”与“一笑倾城”对自身的定位不是都市霸总丽人,而是乡间俊男靓女。“秀才”会在田埂间随手采一支油菜花,背手走上前献给粉丝;“一笑倾城”也会在晒满苞米的水泥地里,边剥玉米,边唱着歌低眉浅笑。这些淳朴的乡村景观,会让中老年人感到有亲和力。
谈到中老妇女的梦中情人,不得不提公认的“师奶杀手”——靳东。精心打扮的发型,熨得平平整整的衬衫西裤,光泽耀眼的腰带扣与小皮鞋……“秀才”外在形象和穿着和靳东属于同一类,用阿姨的话来形容:“人品好,长得帅,到哪都有人招待,头发一边扒,一看就是企业家”,这样的身份预设,在乡村环境的衬托下,就显得更优秀出众。
“一笑倾城”则很符合中老年男人的审美,小圆脸,齐刘海,月牙眼,近看像杨钰莹,远看像周慧敏,还常常面对镜头甜甜一笑,具有亲和力。有网友评论:她的一嗔一笑,瞬间就把大爷拉回了那个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年代,重温青春年少。
情感需求
中老年偶像的爆火现象,实际上深刻地暴露出银发群体的情感缺失。
前些年,“坑老”的保健品骗局层出不穷,骗子们通过给大爷大妈们送大米和鸡蛋,然后骗走了他们的毕生积蓄。很多年轻人完全不能理解,这么低级的骗局,为什么他们都信?
其实很大部分原因是骗子不仅给大爷大妈送大米和鸡蛋,还对他们的生活嘘寒问暖,给予他们关心,这弥补了他们不被关注的情感需求,所以中老年人才愿意信任他们。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面临着社交圈逐渐萎缩、权威性逐渐式微的现实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年轻人脱离父母独立居住,农村县城出现了大批独自居住、生活的“空巢老人”,他们往往长时间缺乏子女的陪伴和情感反馈。这种情况导致许多中老年人在情感上产生了巨大的空虚感,他们渴望能够找到情感共鸣和慰藉。
而且老一辈很多人一生都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婚姻对他们而言就是父母安排的包办婚姻,以凑合着过的心态过完大半辈子,没有从伴侣得到太多的珍视和爱意。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尝过恋爱的感觉,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秀才”“一笑倾城”在短视频中呈现出的形象,永远是温柔、体贴、耐心、笑意盈盈,常常表现出对视频外的大爷大妈忠心、忠诚、不变心,符合中老年群体对于理想伴侣的想象。在直播的过程中,他们对于自己的粉丝给予关心,让粉丝觉得自己被看到、被理解,频繁的互动也填补了粉丝们的情感需求。这些“关心与陪伴”足以让他们无处安放的情感与爱一泻千里。
此外,如果待在家里,大爷大妈们就是孤身一人,但去到了评论区,那里就有成千上万,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发一句“秀才,姐姐想你”,很快就能收到几十万条点赞支持。这让他们明白自己还没有被社会淘汰,这种情感认可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
资本推动
“秀才”与“一笑倾城”的走红,也少不了资本的助推。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自然而然地生长出了以中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群的流量生态。在短视频平台上已经出现了“秀才”和“一笑倾城”的搬运账号,各种“秀才哥”“一笑倾城来了”仅靠搬运视频就可以获得数万粉丝,模仿二人风格的账号也不在少数。二创的火爆也让“秀才”“一笑倾城”进一步出圈。
此外,广告变现、社交电商、直播带货或打赏的思路已经延伸向了中老年群体,MCN机构、中老年社群、直播平台等等环节都有先行者试水。网红主播通过对粉丝群体的精准定位,再“投其所好”地生产相似的内容产品,并且通过建粉丝群、直播PK、制造话题等方式让更多粉丝陷入其中。
04 反思
谁会成为下一个“秀才”?
中老年追星也难逃“塌房”时刻。针对“秀才”账号的封禁,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他的账号违反了相关规定;安徽省亳州市税务局一名负责人称,确已收到针对徐某某(网名“秀才”)的举报材料,“涉及个人所得收入申报情况”,相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此外,今年5月,一位来自北京的62岁女性用户,实名举报“秀才”涉嫌欺诈,以“线上打赏,线下分红”为诱饵,用3个月时间,骗取了自己51万元。对此,当地警方表示,已经与举报人见面了解情况,未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双方已经自行达成和解。
不少年轻网友对“中老年顶流”的塌房拍手叫好,这背后是对这些网红“收割”老一辈养老金的不满和担忧。在“秀才”粉丝的主页里,有年轻人追到了评论区留言:“能不能劝劝她家里人,别被骗了,老人挣点钱不容易。”
在“秀才”被封的两周前,与他连线PK的“一笑倾城”也停更了。这些千万中老年粉丝,又将在网络空间的哪一角安顿自己的情感需求呢?“秀才”倒下了,中老年人的线上社交困境却未解,下一个“秀才”又会是谁?
“秀才”“一笑倾城”的走红提醒我们,中老年人同样渴望情感共鸣、关怀与慰藉,社会应该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互联网也亟待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供给,让具有优质内容创作能力的“真秀才”出圈走红,将名不副实的“假秀才”等驱离流量高地,从而使中老年用户从网络中收获正向的内容服务、掌握更精准的判断力,在互联网的陪伴下安享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
此外,还要加强打击涉嫌违法的传销、推销保健品、强制消费、诈骗等行为,维护中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来源:综合澎湃新闻、上游新闻、南周知道、上观新闻、九派新闻、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