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期,一名脑出血后遗留意识障碍、需呼吸机辅助通气的47岁患者,经“呼吸治疗、慢重症管理、高压氧治疗、床旁康复”系统化治疗后已成功促醒,目前神志清楚,并已顺利出院,转到康复医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2023年7月初某日凌晨,家住东莞的李大哥(化姓)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恶心、全身大汗,自行下床时摔倒在地,伴意识改变、呼吸急促。家属发现时呼唤、压痛无反应,急呼120将其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完善头颅CT示双侧小脑半球脑出血破入脑室。经医院操作手术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压、脱水降颅压等积极治疗后,李大哥的病情较前改善,但遗留浅昏迷、脱机困难。为了挽救他的生命,促醒并脱机治疗,李大哥的家人四处求医,来到广州慈惠医院重症救治康复中心。
重症医学科胡少婷医生介绍,患者入院时神志处于浅昏迷状态,自主呼吸衰弱,需呼吸机辅助通气。入院后,在重症救治康复中心虞容豪教授、郭振辉教授及重症医护团队、重症康复小组联合评估下,给予李大哥呼吸机支持下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促醒措施,以及建立在筛查、评估和干预程序化脱机、拔管流程。
经52天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9月15日李大哥意识逐渐清醒,经过多学科专家组再度会诊,并给予抗心衰处理,在筛查、评估的基础上,患者当天成功撤离呼吸机。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目前李大哥神志清楚,为方便家人照顾,于近期办理出院继续康复治疗。
胡少婷介绍,脑出血多为突然发病,患者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或者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及严重头痛、恶心呕吐、语言表达不清及意识障碍等情况,严重者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面对脑出血的情况发生,最快方式就医是最保险的方式。
一般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老龄者为脑出血的高发人群。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定期测量血压,遵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调节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适当锻炼,调节身体机能;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