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11日,由广州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促进中心、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百日冲刺”促就业──中大学子走进新世界中国&K11活动在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开展。
才聚湾区 搭建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连心桥”
本次活动搭建了用人单位与青年人才交流对话的平台,30余名经济学、金融学、国际商务、管理科学等专业学生一起走进政校企协同搭建的就业创业生态圈,实现了求职者与招聘者的“双向奔赴”。活动中,用人单位向青年人才介绍新世界中国及K11集团的品牌、业务及项目情况,展现“艺术、人文、自然”三大元素互相融合的可持续生态圈,面对面指导答疑、畅想未来;学生详细了解就业和实习岗位细节,实地参观K11购物艺术中心,在感受建筑的设计灵感和岭南文化元素中,进一步提升行业洞察能力,明晰职业发展方向。
筑巢引凤打造政校企融合一流创新生态
近年来,番禺区持续深化政校企、产学研融合发展,凝聚广州大学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企业多方力量,不断探索人才交流新方式、新渠道,以人才工作的主动更好掌握创新的主动、发展的主动。强政策,持续强化政策供给,迭代推出“1+4产业人才政策”“人才生态30条”,搭建“一政策一卡一房多层次多阵地”人才工作体系,以更大诚意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2023年审核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超2.2亿元。促交流,联合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志愿者协会共建“广州大学城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中心”,以“N+1”项目机制让优秀在校大学生沉淀到企业一线研发与运营中,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送服务,依托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等平台,为湾区青年提供岗位推荐、职业发展指导、创业指引等“一对一”精准双创培训,切实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
以才引才 形成人才引育“滚雪球”效应
广州大学城建设20年来,累计向全国各地输送了超过75万名毕业生,是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人才摇篮”。不断跃升的数据、蓬勃的态势,彰显了广州大学城的强大活力和无限潜力。
今年以来,番禺区持续放大“企业+产业+就业”叠加和广州大学城“智核”优势,持续深耕广州大学城“创二代”工程,将校友作为招商引才的主攻方向,加快建立广州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首期吸引会员超140家,以校友朋友圈、学术圈撬动产业经济圈。放眼湾区,番禺充分整合穗港创新资源,推动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促进中心、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番禺)海创人才科创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开展合作,在实验仪器设备共享、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互促共进,鼓励更多湾区青年在番禺落地生根,在广州成就梦想,为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采写:新快报记者谢源源 通讯员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