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短期内频繁吃西瓜引发了带状疱疹?最近一则社会新闻引发关注。吃西瓜真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应该如何预防?7月是“自我保健宣传月”。日前,“健康乐龄,从主动管理开始”主题科普活动在广东举办。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张丽、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副主任刘霞就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解释。
“西瓜是升糖指数比较高的水果,吃大量的西瓜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这种情况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升高可能会造成免疫水平的下降,从而诱发‘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张丽解释称。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老年人慢病高发较为普遍,我国约75%的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同时患2种及以上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且常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据统计,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随着年龄增长,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会下降,这类人群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张丽提醒,“另外,像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这类慢性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是主要的高风险人群。”
疼痛为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带状疱疹皮疹出现后持续超过90天的疼痛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慢性期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我们临床上见到过一些患者,遭遇了剧烈的疼痛,像灼烧、刀割,甚至是电击、放射性的这种疼痛,很难忍受。长期如此,不仅仅影响他的睡眠、情绪,甚至有患者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张丽介绍。
疫苗接种已成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服务。通过疫苗接种,已取得了显著的防病效果。目前提高成人疫苗接种是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建议中老年人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流感流行季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副主任刘霞介绍:“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日常的疫苗接种门诊也会开设老年人优先通道,提高老年人接种的便利性。目前这三类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在中心都储备齐全,有需要的老年人可以预约接种。”
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关注年龄、保护效力和禁忌证三个方面。刘霞特别提醒,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需要注意接种禁忌证,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但对于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受损不是接种禁忌。尤其是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建议首选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在其他工艺疫苗可获得的情况下,不建议接种减毒活疫苗。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