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循清香之旅,品“纯粮之心”。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四年的“走进汾酒第一车间”活动,于9月27日走进山西省汾阳市肖家庄镇西马寨村,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藉此深入高粱基地的田间地头,探寻清香汾酒的品质源头,感受汾酒从源头把好品质关的决心。
活动现场位于汾酒集团与汾阳市政府共同打造的酿造专用绿色原粮示范基地,在这背后是汾阳种植高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黄土高原地带,土地肥沃、地下水位较深,灌溉便利,独特的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酿酒高粱的生长。
工作人员介绍,现在高粱已进入掐穗期,长势十分旺盛。走近看,粒小皮厚的穗子已慢慢褪去绿色,显现出“丰收在望”的红。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汾粱30”以及高品质纯系高粱品种状元红,种植面积1000亩,加上周边集中连片种植共3000亩。
资料显示,汾阳市已有2000多年种植高粱的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杏花村一带已成为了山西地区的酿酒中心。正因如此,在汾阳培育出的酿酒专用高粱种子更是奠定了汾酒的清香纯正的基本风格,成为绿色汾酒、品质汾酒的“粮心”之源。像“汾粱30”具有籽大饱满、产量高、稳产性好、酿造品质好、出酒率高等优点。而通过持续用科技力加持极致原粮品质,在西马寨村,汾酒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高产优质的新优品种。
近年来,白酒市场进入了“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的时代,如何在原材料供应、绿色化转型等质量保障方面寻求新突破,是头部酒企的重要课题。汾酒自2009年起,在行业率先将粮食基地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在10多年间持续强化“第一车间”布局。
汾酒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振寰介绍,如今,汾酒原粮基地管理成效显著,跨越数千公里,以北纬36度到45度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为基准,建设了适合高粱、大麦、豌豆种植生产的原粮基地,总规模达到130万亩以上,形成了“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的原粮基地种植管理模式。
2021年至今,全国主流媒体已经先后走进山西沁县高粱基地、甘肃山丹马场大麦基地、河北张北豌豆种植基地、山西汾阳高粱基地。四年间,敞开原粮大门的汾酒品质表达不断升级,不变的是对品质始终如一的坚守。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表示,“汾酒集团将持续发扬‘工匠精神’,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把控原粮品质,确保让消费者喝到‘最干净、最卫生’的汾酒,为引领白酒行业绿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不止于此,在大力发展原粮基地、惠及自身品质的同时,汾酒还坚定不移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近三年来,汾酒带动吕梁产区白酒产量增长36.7%;在吕梁、大同、朔州等地种植高粱61万亩。2023年,汾酒集团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汾酒采供物流中心主任、汾酒原粮公司负责人赵胜透露,未来汾酒将围绕种植区域选址、多元种子培育、基地管理提升等九个维度展开汾酒原粮品牌化建设,同时汾酒将持续聚焦品种创新,强化品质引领,推动原粮绿色化升级,“确保基地的每一粒粮食都达到汾酒的高标准,确保每一瓶汾酒都能追溯到其粮食的来源,让品质成为汾酒最坚实的基石,让绿色成为汾酒最时尚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