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消费帮扶是粤黔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协作地区产业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10月15日,在广东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以下简称“黔南工作组”)的牵线推动下,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工会采购了一批来自贵州黔南的“土特产”。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继9月23日-25日召开广州教育工会基层主席培训会议后,广州教育系统消费帮扶贵州黔南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黔南工作组进驻以来高度重视消费帮扶,9月23日-25日,为推动更多黔货“出山入湾”,受黔南工作组组长黎亮委托,黔南工作组协作部部长王文义带着黔南东西部协作农特产品经销商走进广州教育系统工会基层主席培训会,并进行了重点推介。
在这次会上,黔南绿色、健康、无污染的优质农特产品赢得了参会嘉宾的高度赞誉。通过交流,参展商在广州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为产品拓展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15日,在黔南工作组的牵线推动下,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工会委员会通过三都·民族技工班乡村振兴馆(黄埔帮扶馆驻三都办事处)下单采购了一批“黔山好物”优质“土特产”——八妹大米、熊八妹花生油、百香果、猕猴桃、精品羊肚菌、绿壳土鸡蛋等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消费帮扶、联农带农发展。
黔南工作组组长,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黎亮,三都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红明等出席发货仪式并参观乡村振兴馆。
王文义介绍说,这批消费帮扶产品正运往广州途中,这次消费帮扶只是一个好的开头,下一步希望发动广大学校工会组织和社会资源加入消费帮扶行列之中,为更多乡镇带来经济收益,激发当地产业发展活力。
三都·民族技工班乡村振兴馆负责人潘晓优介绍说,该馆的成立也是离不开广州的大力帮扶。原来,得益于东西部帮扶政策,2018年时,潘晓优高考结束来到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读书,2020年1月到黄埔帮扶馆开启职业生涯。同年9月,潘晓优和同学回到三都,成立了“丰收年”公司,在黄埔帮扶馆的帮扶下,成立了这个乡村振兴馆。这几年公司运营良好,到2023年营业额达到450万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今,“丰收年”公司每天能带动三四十名劳动力就业,解决了10个村集体的农产品销售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