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片充满未知的神秘之地。
2017年设立至今,这座已经走过七年的未来之城,已经容纳了100多万人的工作和生活。10月22日—25日,由河北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凤凰网主办,凤凰网河北频道承办的“万物向新 未来之城——粤港澳大湾区媒体雄安行”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20余家媒体代表走进雄安新区,实地感受中国“未来之城”的建设成果。
拔节生长,万物向新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距离北京、天津均为105公里,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地质条件稳定、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启动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构成北京发展新的两翼,共同承担起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按照规划目标,到2035年,雄安新区将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开放创新、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截至目前,38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39亿元,开发面积覆盖190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4521万平方米,4251栋楼宇拔地而起。环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水系构成的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商业服务功能以一流标准加快配置,集中疏解承接区域、支撑服务疏解产业配套区域、安置居住服务区域三个层面片区融合发展、互相促进,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平台开发三大开发同步推进,综合承载、要素集聚、自我发展三个能力不断增强,从“一块地”绘就“一张图”变为“一座城”,雄安新区“五新”目标可触可感可及,一座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万物向新。
雄安新区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是人们了解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窗口,这里展示着启动区规划建设和建筑风貌设计成果,精心打造“一站式”服务,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启动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手中的“雄才卡”——为了广纳英才,雄安新区推出了雄才卡、雄才码等,并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才公寓等,为疏解单位人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启动区内的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参观者们“走在”雄安新区的数字道路上,感受智慧城市的独特魅力;在全息路口俯瞰交通路网,在“窄路密网”中体验上下班高峰时段的“绿波同行”,在智慧停车、智能寻车、智能灌溉等智慧服务中感受雄安新区的创新活力。
在东西轴线项目工地现场看到,目前项目土方开挖累计完成2300余万方,现场施工人数1.2万余人,机械设备1200余台,正在昼夜不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据介绍,雄安新区东西轴线项目主要包括雄忻高铁及市政配套两部分。雄忻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政配套工程则是新区重要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提升雄安新区对外和对内交通服务,促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目标。
东西轴线全长约 24.838公里,东起白沟引河东侧,西至萍河西侧,横穿整个起步区,是雄安新区对外交通和主城区的重要交通廊道、重要功能廊道和重要景观廊道。
宜居宜业,照顾好“一老一小”
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如今,一幅幅生动隽永的实践图景,勾勒出这座宜居宜业的“人民之城”。
“一老一小”关乎千万家庭,是民生保障的重点。作为雄安新区唯一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社区,容西片区贤溪社区用“绣花功夫”让心向往之的美好生活逐步变为现实。在容西第一养老驿站,有多位老人在进行下棋、跳舞、打桌球、写字、看书报等休闲娱乐。
站内不仅有多功能活动厅、影音活动室、书画室、图书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健康咨询室、心理疏导室、日间休息室等十几个房间供老人休闲娱乐,还有“养老积分”超市,鼓励老人们通过每天签到、参与驿站活动、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来换取积分,以积分兑换洗衣粉、卷纸等日常实用生活用品。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驿站共配置了六名工作人员,服务主要覆盖容西片区A单元约1500位老年人,每天都有100多位老人来驿站休闲娱乐。驿站采用公益+市场化运营模式,基本养老服务公益化,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又根据回迁老人的需求,正逐步探索市场化收费服务,如上门助浴、助行、助餐、助医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养老驿站与贤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营,两栋楼由2楼连廊相接,在养老驿站活动的老年人可轻松抵达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取药、体检,都很容易。医生也随时可以到驿站出义诊、办讲座,或为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
据了解,该中心于2023年1月6日挂牌运营,能够满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和诊疗康复需求,建档群众接近30,000名。
贤溪社区是雄安新区从细微之处入手完善社区生活的一个缩影。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吃饭能打折的社区食堂,免费乘坐的公交车……越来越完备的养老设施,让生活在未来之城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安”。
走进雄安容西青禾幼儿园,孩子们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奔跑、嬉戏,教学楼走廊内的乐高墙、游戏板、植物天地……幼儿可以随时游戏、感悟自然生命。园所内精心设计的各个功能区,小厨房、木工坊、陶泥区、种植区等,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世界、动手实践的广阔天地。
步行巴士是青禾幼儿园的特色活动,也是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在雄安新区“五分钟”生活圈和“无废城市”理念的引领下,孩子们佩戴着鲜艳的小黄帽,手持幼儿园特制的旗帜,与老师、家长志愿者以及社区、执法等部门的成员携手踏上了一条独特的家校通行之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还有效缓解了入园离园时段的交通拥堵难题。
绿中寻机,白洋淀物产丰富
七年来,雄安新区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目前白洋淀淀区水质已经从劣V类跃升并稳定保持在Ⅲ类,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在此生息繁衍。
白洋淀的燕南堤已经基本完成了清淤工程,面向来客开放,位于水资源相对珍贵的华北平原,白洋淀就如同一颗明珠,孕育了丰富的自然生态和物产。
燕南堤水面宽阔,芦苇丛生,飞鸟不时滑翔而过,水鸭三两结伴出来觅食,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富含营养的水体也为附近的村民带来谋生之道,这里盛产咸鸭蛋、荷叶茶、芦苇画等特产,在雄安新区的多个酒店、商场均有售卖,受到外地游客的欢迎。
同时“白洋淀炖杂鱼”、莲子、熏鱼、河虾、泥鳅和各种鸭货,也是这里大小餐馆的本地特色佳肴,在社交媒体和餐饮网站上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