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违规指向原实控家族,新管理层正极力清除旧患
因对客户的坏账计提不准确,上周,新亚制程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新亚制程认为,公司被“戴帽”是由于审计机构不称职所致,公司将起诉该事务所。事实上,与少计提坏账同时公布的还包括多起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及时披露,而这些违规均指向原实控的许氏家族。
被怀疑通过保理业务调账龄
处罚文件显示,新亚制程未能恰当计量对深圳市新中教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下称“新中教”)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准确,导致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866.62万元、858.48万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0.83%、50.54%。因此事件,新亚制程股票被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对于此次“戴帽”,新亚制程颇有微词,于今年9月将负责对应年份的审计机构告上法庭。新亚制程上周公开表示,与新中教的业务自2018年至2022年末形成应收账款合计6274万元。2020年12月,新亚制程将新中教的应收账款4407万元转让给银行进行融资。但后续由于银行未准时收到新中教回款,导致公司对该应收账款进行回购。2021年12月公司对上述应收账款进行回购,账面重新确认新中教应收账款4407万元。正是此次回购导致账龄计算出现差异。
新快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拨打新亚制程证券部电话询问详情,新亚制程表示,前任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是把回购的应收账款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还原到起初的账龄的,但新会计师可能是基于财务系统上的新账龄计算的坏账准备。新亚制程方面强调,公司没有调控利润的动机,同时此次诉讼无论胜负如何都对公司被处罚的既定事实没有影响。
对此说法,不少审计行业业内人士表示不认可,认为该公司明显混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甚至有人认为新亚制程是通过保理业务故意调节调账龄。新快报记者联系到负责审计的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但接听电话人员表示事务所现在已经停业,不清楚了解该审计业务的人员还在不在。
正消化旧管理层留下的“积病”
近年来,新亚制程多次被监管处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未按规定及时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与此次“少计提坏账处罚”同时被曝的,还有该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1月通过支付保理业务款项的方式对外转出5.4亿元,资金经划转,最终用于时任实际控制人、董事徐琦及其关联方。
去年9月,新亚制程被广东证监局处罚,原因为2019年至2022年期间,新亚制程的两家子公司以供应链垫资、预付货款、发放保理款、代付资金等名义,将大量资金转入上述新亚制程关联方或其指定的公司账户,这些关联方同样指向徐琦及其实控的新力达集团。
资料显示,新力达集团是新亚制程的发起股东。2019年5月,新力达集团法定代表人、新亚制程实际控制人许伟明因病逝世,其持有的股权由其配偶徐琦及子女等人继承。此后,新力达集团资金问题愈发严重,导致新力达集团持续减持新亚制程。2022年11月,新力达集团抛出股权转让计划,将4569.53万股股权转让给保信央地,并放弃剩余股份表决权。
记者关注到,截至目前新亚制程旧实控人的影子已逐步消散,除上文提及的股权方面外,公司董监事会已于实控人变更之时改组,原实控人之女、公司原副总经理许珊怡于10月31日正式离职,代表其家族最后一位成员也离开新亚制程。截至目前,原实控人家族未在公司董监高中担任任一职位。
对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准确事项,新亚制程表示,今年4月公司已经发布差错更正公告,相关差错已经得到更正。对于被占用的资金,新亚制程表示相关款项已经归还。
■新快报记者 刘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