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挂牌成立,掀开了“琴澳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几年,合作区澳人澳企快速增长、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四新”产业加快发展、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合作区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4月29日,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聂新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澳门+横琴”,成为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目前我们按照这个要求,联手澳门共同打造中国与葡语、西语系国家的经贸交流服务中心。“集聚政府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联动;联动澳门与巴西、葡萄牙等国家一起,在横琴实行实体化运作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实体化认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据介绍,合作区未来的发展在于通过制度型开放激发“化学反应”——让澳门的国际资源与横琴的产业空间深度融合,让“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接下来,合作区将促进琴澳与葡语、西语系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国际人才、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项目等优质要素资源“走进来”。
今年以来,合作区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各项工作,部分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78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80亿元,同比下降34.9%;第三产业增加值124.99亿元,同比增长16.6%。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琴澳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的加快建成,横琴有望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压力测试场”,扮演好国家对外开放的“转换插头”角色,为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可复制的融合发展范式。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