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16日下午,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人民政府与由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组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一行赴广州航道技工学校,对就读于该校的界炮籍困难学生陈同学开展走访慰问。此次行动既是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的生动实践,也是政校联动护航困难学子成长、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的暖心缩影。
镇队联手设立励志奖学金,护航求学路
陈同学自幼与父亲相依为命,家庭于2020年实现脱贫。2025年3月其父因病离世后,这个未满18岁的少年骤然成为孤儿,学业生活面临严峻挑战。界炮镇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第一时间捕捉到该户变故,镇乡村振兴办联合驻镇工作队迅速启动应急帮扶预案。核实情况后,镇政府与工作队主动对接广州航道技工学校,建立起“政府保障+学校关怀+社会支持”的三维帮扶体系。
走访当天,界炮镇人大主席黄天翔、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李小佳等与校方深入座谈。校学工部负责人陈兵强介绍,陈同学担任班级纪律委员、三好学生,专业成绩位列班级前列。在本学期开学初,校方得知他因父亲得病,家庭生活出现困难,产生想“辍学”外出打工的念头,学校立即组织老师们开展爱心捐款助学行动,筹得爱心款项5616元,解决本学期在校每月生活费用,并且减免考证费用4300元,正在为他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年度国家助学金2300元和毕业时求职创业补贴资金3000元等,校方同步启动心理辅导专项计划,悉心呵护陈同学成长。
针对这一情况,双方现场商定对陈同学的长效帮扶协议,明确设立“励志奖学金”,工作队每年发放助学金5000元,界炮镇教育促进会发放助学金2000元,承诺为其提供直至毕业的实习岗位推荐服务,构建起“经济资助+学业支持+就业保障”的全链条帮扶机制,黄天翔现场给陈同学发放生活慰问金。
探索“扶智+扶志”双轮驱动模式
陈同学情况只是界炮镇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的个案。界炮镇创建“红黄蓝”三色预警体系,对全镇608户脱贫户实施网格化监测,重点聚焦“因学致贫”风险。2021年入驻以来,工作队联合教育部门建立《适龄学子就学跟踪台账》,通过“大数据筛查+入户核查”双保险,累计为27名困难学生落实“助学圆梦”计划、助学金等政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
在教育帮扶实践中,工作队探索出“扶智+扶志”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是工作队成员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广州航道技工学校作为公司二级单位,主动对接公司对口帮扶单位,尽量接收工作队推荐贫困学子到校学习。李莉元校长表示,近期结合学校规模扩展和公司开展“万名工程师进课堂”活动,准备组织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到界炮镇开展“技能成才”宣讲和推介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发内生动力。正如李小佳所言:“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相信,教育是改变命运最有力的杠杆。”
校地共建,将开展“入学即就业”培养
工作队进驻以来,将人才振兴作为突破口,携手界炮镇教育发展促进会,利用自筹资金,以“奖学奖教助学”多形式,构建起“基础教育夯基+职业教育强技+继续教育提素”的三级人才培育体系。统计显示,自2021年7月份进驻,投入教育帮扶自筹资金超200万元,以点带面推动界炮镇中心幼儿园创建获评“湛江市一级幼儿园”;目前是遂溪县乡镇幼儿园唯一殊荣。每年全镇“小升中”考试中被遂溪一中校录取的人数名列全县乡镇小学前三名;“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田间农技”等培训惠及326人次,涌现出如遂溪大只婷、北潭生蚝土特产电商创业团队等典型。
广州航道技工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莉元在座谈中表示:“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的‘蓝领工匠’,正是乡村振兴急需的技能人才,是双向帮扶。”该校拟与界炮镇开展“校地共建”,开设船舶水手、船舶轮机等特色专业,是稀缺的专业教育资源,就业可预期,技能成才是人才培养另一赛道。这种“入学即就业、毕业即入职”的培养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众多脱贫户学子学成就业后正式脱离贫困缠绕扫清阻碍。
从陈同学课桌前的那份慰问金,到防返贫监测屏幕上的数据跳动;从职校实训车间的机器轰鸣,到乡村振兴讲堂的授课声,当政府的有为、学校的担当、社会的温暖拧成一股绳,教育帮扶就有了强大的力量源泉。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