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4日,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名听障人士正在使用一套政务无障碍系统。系统中,一名手语志愿者上线,为窗口工作人员与听障人士架起了一座无障碍沟通桥梁。不到10分钟,在无障碍交谈之间,听障人士得到了清晰的指引,并弯曲拇指表达感谢。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2.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中度以上听力障碍人数约为7200万人。在音书科技会议室中,团队核心成员模拟了听障人士听到的声音:声音断断续续、嘈杂难辨。
音书科技创始人兼CEO石城川患有听力障碍。这源于11岁的一场疾病,有了切身的体会,他联合几位伙伴共同探索用科技改善听障人士的困境。石城川说,公司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听障人士的沟通现状,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声音被“看见”。他展示了手上戴着的一款智能字幕手表。这款手表能帮助听障人士在室内安静环境的4-6米内,将讲话者的声音实时变成手表上的文字。
除了智能手表、政务无障碍系统,音书科技也致力于让赛场无障碍。石城川称,公司创新性利用互联网和AI技术打造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手语翻译平台,手语翻译员可以入驻平台成为志愿者,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任何需要手语翻译服务的聋人朋友都可以通过“音书手语翻译”小程序一键呼叫手语翻译志愿者,得到远程手语翻译服务。
“相信此次应用,会为听障运动员和听障观众打造一次独特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信息无障碍体验。赛会后,音书手语翻译小程序和手语翻译设备将会持续为全国范围内的聋人朋友和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无障碍服务,持续为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贡献力量。”石城川表示。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黄闻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