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地——梁醒生人物画展”将于9月9日-14日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展出梁醒生“童蒙之态”“旧雨新知”“主题叙事”“浮生世相”等多个系列的作品共76幅。这是以最近五年创作为主的展览,是梁醒生艺术探索历程的一次阶段性总结。
近年来,梁醒生创作了一批以孩童为主题的人物画,这一探索尝试,为其创作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从自己的孩子开始,延伸到日常生活所见各式儿童的生活状态,这些人类生命初期未被规训的感人样态被细致地观察、描摹与定格。
在梁醒生的画作中,有相当一批作品是描绘师友及个人肖像的,这是对古老而持久的肖像画艺术的现代转化。这些作品以现场写生的头像居多,也有群像。它们有不同的类型,一些展现出极高的写实技术,像主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发挥了肖像画作为社交媒介的作用;一些介乎写实与写意之间,凸显了绘画的形式感与趣味性;还有一些寓意深刻,对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构与重组,赋予其别样的意涵。
在中国画领域,相较于山水与花鸟,人物画具有主题性美术创作得天独厚的画科优势。作为人物画画家的梁醒生很早就展现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敏感性,诸如建筑工人、历史名人、地方历史故事等内容多有关涉。
梁醒生人物画中有相当一大批是描绘社会生活各式人物的。这些作品在其艺术创作扮演了多重角色,这些作品多基于现场写生而作,起到了在教学中课徒示范的效果。
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副研究员赖志强评价表示,梁醒生最近几年的画作与上一个十年的作品已然拉开了明显的距离。这可从以下两点观察到:一者,对水墨、色彩与线条的综合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状态。他在纯水墨人物画的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彰显色彩在画面上的效能;对水墨的运用不像过去那样追求笔触块面,而是追求墨随形变渗散开来的独特肌理的趣味性;线条则舍弃过往的厚重感,转向细密谨劲的质朴感。二者,绘画主题舍去宏大叙事化,将目光回落平凡个体身上,聚焦于身边的人物。将目光投射于城市建筑工人或生产建设者等社会基层民众,是过去十数年艺术界常见的主题,这尽管不失为关注社会现实的一种策略,但容易陷入空泛雷同的样式。
对于用“小天地”作为展览主题,赖志强介绍,这不仅是源自于他的一幅以儿童为主题的作品,更是画家艺术观的展现。于艺术家而言,绘画就是围蔽在纷扰世界之外值得倍加呵护的感悟人生的一方小天地,是实现小我而成大我的路径。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