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车型——至境L7在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正式发布。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在发布会上提出“让中国用户说了算”的核心主张,宣告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从“技术跟随”向“需求定义”的根本性转变,此举也让行业对本土化创新的关注度再度升温。
为落地这一战略,上汽通用公布了三大关键动作。组建由1000名不同场景用户构成的“用户定义委员会”,让用户深度参与车型设计、功能规划等环节;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升级为“全球新能源研发枢纽”,中国工程师团队主导90%的技术开发;建立“72小时需求响应机制”,用户通过官方渠道提出的建议,将直接对接研发端,形成“需求-研发-落地”的闭环。
卢晓在现场强调,这一转变并非短期策略调整,而是基于中国新能源市场“需求驱动创新”的本质特征做出的长期布局。
记者点评
卢晓提出的“让中国用户说了算”,本质是合资企业对中国市场认知的重构。过去合资品牌多以全球车型为基础做本土化微调,而此次至境品牌从研发源头就锚定中国用户需求,让中国市场从“销售终端”转变为“创新起点”,这也是应对行业竞争的核心突破口。要知道,随着新能源市场进入“价值竞争”阶段,用户对汽车的需求已从“代步工具”转向“个性化移动空间”,传统模式显然难以为继。
此前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多承担“适配”角色,如今升级为“全球新能源研发枢纽”,中国工程师主导技术开发,意味着中国市场的需求能直接转化为技术突破。这种“全球技术+本土需求”的融合,既规避了新势力品牌的技术冒进风险,又弥补了传统合资车型的需求滞后短板。当然,这种模式也面临考验。如何平衡用户需求的共性与个性、如何将抽象建议转化为可量产方案,仍需企业强化能力。
采写:新快报见习记者 刘佳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