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暴跌97.44%、高层变动频繁、项目终止收购告吹……
佛山照明昔日以“现金奶牛”名号在行业内备受瞩目,如今正遭遇“多面夹击”。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984.5万元,比去年同期暴跌97.44%,现金流紧张问题凸显。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佛山照明的营收近年呈增长态势,而支撑这一业绩的核心动力源于其近年来频繁地并购扩张。但激进扩张的“副作用”已显现,具体反映为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以及商誉减值风险加大。内忧外患之下,该公司高层变动频繁,董事陈明杰及常务副总经理张勇相继离职;筹备近10个月的易来智能股权收购也宣告失败。佛山照明亟需跳出“买买买”的扩张模式,探索新的增长路径。
高层“闪电”辞职,现金流惊现急降
9月12日晚间,佛山照明发布公告披露,该公司董事会近期收到董事陈明杰及常务副总经理张勇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二人辞职原因均为“工作调整”。
两位高管的任职时长仅短短7个月,且与原本的履职期限存在显著差距。其中,陈明杰今年2月26日才被选举为公司董事,张勇也在2月5日方才获聘常务副总经理。按照计划,两人本应履职至2027年10月9日第十届董事会届满。
事实上,这并非佛山照明首次出现短期内高管扎堆离职情况。近年来,该公司管理层变动始终较为频繁,仅在2024年2月前后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董事长吴圣辉、董事黄志勇、副总经理魏彬、副总经理焦志刚相继递交辞呈,密集的人事调整引发市场关注。
高管频繁更迭的同时,佛山照明正面临更为棘手的经营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86亿元,同比下滑8.34%;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40.18%。公司主营业务呈现下滑态势,三大核心板块均未能幸免。其中,LED封装及组件产品成为下滑最严重的板块,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降幅为13.94%。通用照明产品营业收入15.56亿元,同比下降9.49%;车灯产品营业收入10.14亿元,下降3.02%。
相比于营收与利润的同比收缩,现金流状况急剧恶化更是超出预期。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佛山照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984.5万元,与去年同期的3.85亿元相比,同比暴跌97.44%。对此,该公司解释称:“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而销售商品现金收取减少与应收账款的变化存在关联。佛山照明在半年报中透露,因“部分优质客户账期适当延长”,公司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达到22.43亿元,较年初增加约1.18亿元。应收账款规模的增长及账期调整对销售现金回笼节奏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经营现金流状况。
“买”来的营收虚胖,利润却跟不上
拉长时间线来看,佛山照明近年来的业绩规模呈增长态势。2020年至2024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7.45亿元、87.26亿元、87.60亿元、90.57亿元、90.48亿元。在现金流方面,2020年至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长,分别为3.95亿元、4.33亿元、10.65亿元和11.74亿元。
佛山照明当前的营收规模与近年来通过收购展开的业务布局密切相关。2021年,公司收购湖南科达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并购南宁燎旺车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进一步收购佛山市西格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控股国星光电;2024年,为加快海洋照明产业布局,公司又收购浙江沪乐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66%股权。一系列“买买买”推动了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
但与营收增长形成对比的是,佛山照明的净利润几乎是在原地踏步。2020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亿元、3亿元、2.30亿元、2.90亿元、4.46亿元,未突破营收增长带来的利润释放预期。
为缓解经营困境,佛山照明近年采取了出售其他资产的策略。其位于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北路64号南区地块经政府收储、公开挂牌并成功转让,增加公司2024年度约2.95亿元非经常性净收益。而正是这一收益,直接推高了该公司当年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并购带来的副作用已逐渐显现。佛山照明的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25.91%一路涨至2024年的40.75%。与此同时,2024年年报显示,佛山照明仅针对国星光电收购形成的商誉已计提减值准备高达1.42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国星光电自身业绩进一步承压,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净利润仅0.25亿元,同比下滑56.31%。若国星光电后续业绩持续不振,佛山照明针对该部分商誉仍存在进一步计提减值的可能性。
项目终止收购告吹,转型新兴领域受挫
当前照明行业竞争激烈、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木林森、三安光电的营收规模均已突破百亿元,并正向200亿元关口迈进。欧普照明、利亚德等企业的营收也逐渐接近百亿元水平。
佛山照明作为行业内的老牌企业,正试图在这一竞争格局中突出重围,从传统照明向智能照明、车灯等新兴领域转型。然而从实际进展来看,转型并不顺利。今年4月,该公司已终止智慧路灯建设项目和海南产业园一期项目。该公司坦言,终止募投项目的原因均为市场需求未达预期。
其中,海南产业园一期项目原定于今年5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4月22日,该项目累计投入金额已达到2.17亿元。此次终止带有明显的及时止损意味,佛山照明称,海洋照明市场整体处于开拓初期阶段,市场需求尚未充分释放,使得公司在市场推广与产品应用拓展方面面临挑战;同时在养殖、渔业等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客户普遍压降成本,对大规模替换或新增设备需求不足,导致相关产品订单和效益未达预期。
此外,筹备近10个月的易来智能股权收购案告吹,更让其扩张势头受挫。2024年10月28日,佛山照明与易来智能控股股东姜兆宁、刘达平签订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受让50%以上的易来智能股权,收购完成后其将成为易来智能的控股股东。外界一度预期,若双方实现资源整合,佛山照明有望在智能照明市场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但因“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这笔收购最终于今年8月底宣布终止。
这一系列项目终止与收购失败,反映出佛山照明在新兴领域布局上的困境,也让其在行业竞争中面临更大挑战,其亟需在“买买买”之外找到新的增长路径,方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