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总投资约2800万元,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80亩,投产后鳗鱼年产量达200吨,年产值约800万元……沙陂村鳗鱼生态养殖项目的落地,将有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和村民就业增收,也是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4 年 7 月初,长盛鳗鱼养殖有限公司前来咨询设施农业用地事宜。太平镇政府迅速响应,镇自然资源所即刻安排专人对接,结合政策文件与本地实际案例,向企业详细讲解《广东省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中用地协议签订、备案材料准备等核心要求。面对企业规划经验不足的问题,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深入分析项目特点,梳理出项目在生态环保、养殖技术等方面需满足的用地条件,并提供针对性的“填空式”用地申请模板和协议范本。在自然资源所的高效服务下,企业顺利完成了用地申请材料的初步准备。
项目推进过程中,地类核查结果与企业原规划存在冲突。镇自然资源所主动扛起责任,迅速协调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测绘单位,深入沙陂片区开展实地勘察。以最新国土空间规划图和地类数据为基准,逐地块核对。面对养殖区与耕地边界重叠的问题,多次与第三方测绘单位研讨,通过调整养殖池布局、优化尾水处理区位置等方式,在保障鳗鱼养殖技术需求的前提下,避开永久基本农田。经过 3 轮修改完善,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备案红线图,既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又严守了耕地保护红线。
为加快审批进度,镇自然资源所主动加强与县自然资源局的沟通对接。从红线图调整到复垦方案编制,再到备案材料审核,积极配合完善材料。同时,主动说明太平镇鳗鱼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争取县级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合力推进项目,确保于 2024 年 10 月动工建设。
针对设施农业用地多层级审批衔接难题,镇自然资源所主导优化审批流程,将流程拆解为 “用地协议签订、县级审核、市级复核、备案入库”4 个阶段。创新工作模式,主动承接材料汇总职责,避免企业因材料缺失反复补正。积极对接县自然资源局,详细汇报项目情况,配合补充材料说明。在上图入库过程中,对市自然资源局要求提交的相关附件,太平镇积极整理,将鳗鱼场备案手续一一完善。
如今走进沙陂村鳗鱼生态养殖基地,标准化养殖池整齐排列,供氧、水质监测等现代化设施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项目建设圆满收官并正式迈入养殖生产阶段。首批优质鳗鱼苗已顺利投放,在专业技术团队的悉心照料下,鳗鱼生长态势良好,预计将在既定周期内达到上市标准。
沙陂村委会通过入股该公司资金 100 万元(第一期),分红按年 6% 计算,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6 万元;项目还可提供就业岗位 50 个以上……沙陂村鳗鱼生态养殖项目的高效推进,是太平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缩影。未来,太平镇将继续总结经验,做好农业项目用地保障,为乡村振兴筑牢资源根基。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