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地受冷空气和阴雨天气的共同影响,气温下滑明显,西北、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都将纷纷创出下半年以来的新低;多地在连绵阴雨的加持下,气温水平已经和常年11月中旬相当了。
10天内,北京气温变化很大。国庆节北京午后热得能穿短袖,到9日最高气温才10℃出头,瞬间换季。不过,明天(11日)北京最高气温将升至20℃,之后还有波动,但总算是正常水平。
广州何时能入秋?
据@广州天气消息,广州常年入秋时间在11月上旬,因此广东的空调估计还得吹一段时间。
“秋冻”≠“挨冻”这4个部位不能“冻着”
收好这份保暖指南
这种初冬般的湿冷天气,要注意添衣保暖了。那句老话“春捂秋冻”还管用吗?如何科学添加衣物才能既保暖又健康?
“秋冻”是指在秋季气温刚开始下降时,不要过早、过多增加衣物,让人体更能适应季节变化以提高免疫力。但“秋冻”并不意味着盲目“挨冻”,以下这些部位不适合“秋冻”,需要做好保暖。
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双脚
脚部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
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面对突如其来的降温,如何科学增添衣服呢?不妨试试“洋葱式”穿衣法,将防风外层、保暖中层、纯棉里层的衣物“叠穿”,每层都选取方便穿脱的衣物,随时根据温度和环境进行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