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我们会充分听取业主意见,对细节进行改进。”
“借助国家补贴更换,最终是为业主提供便利。”
一个温暖的细节揭示了这场变革的“人民性”: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紫荆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穗华、日立电梯代理商雄哥、紫荆花园小区业委会严主任、李主任与居民们站在一起,认真讨论着电梯轿厢的颜色等细节。
这个发生在新市街紫荆社区的寻常一幕,背后是一场关乎22台老旧电梯、440万更新资金、1080户居民“上下”安全的社区治理攻坚战。在拥有26年楼龄的紫荆花园小区,一部电梯的更新,如何从棘手的难题,演变为一曲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的“社区协奏曲”?这个故事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基层治理的鲜活“养成手册”。
【困局:26年楼龄的“上下”难题】
“电梯困人和水管改造,是居民最大的‘痛点’。”业委会严主任坦言。对于这个建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小区,“老龄化”的不只是居民,还有与他们每日相伴的电梯。
“紫荆社区占了新市街本次更换23台电梯中的22台。”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穗华点出了任务的艰巨性。然而,与从零开始的“加装电梯”不同,“换新”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部分居民的侥幸心理——“还能用,何必换?”以及对高昂费用分摊方案的争议,都是横在面前的现实关卡。
基础设施老旧,考验着社区的“自力更新”能力。刘穗华主任道出了社区的差异化特点:“我们更侧重于对现有设施的‘精细化维护’与服务的‘体验升级’,硬件和软件两条路同步走。”
【破局:一部电梯背后的治理“协奏曲”】
安全警示吹响“集结号”
更换电梯的直接导火索,是日益增多的故障投诉和明确的安全隐患。面对困人风险,安全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了所有居民共同的关切。
“1个月筹款”背后的治理智慧
破局的关键,在于共识的凝聚。业委会严主任回忆道:“启动后,邻里关系更紧密了,做到了主动宣传、热心发动。”一栋楼至少有2-3名热心业主,22栋楼组成的63人微信群,成为了推动事宜的核心力量。这支由热心业主、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的多元队伍,仅用1个月就完成了所有筹款。
其背后的运作流程清晰高效:楼栋小组发起,由各楼栋自发形成倡议核心。党员、志愿者或牵头或协助,社区党总支发动全体党员组建党员突击队。社区居委会“挂帅”,负责解答疑问、化解矛盾,扮演着平衡利益、对业委会“保护支持、指导监督”的角色。
业委会李主任评价:“党员、志愿者凝聚力强、和谐。在筹备过程中,一个党员饰演多角色,既是‘安全知识的宣讲员’‘费用分摊的协调员’,也是‘施工期间居民情绪的安抚员’。”他们的参与,弥补了单纯依靠热心居民的不足,有效打消了部分居民的质疑。
高效协同:一周完成申报的“紫荆速度”
资金的拼盘是成功的关键。业委会探索出“15万国债补贴+ 5万公共收益”的模式,为每台电梯凑齐了20万元的更新资金。整个22台电梯的项目总额高达440万元。
这成功的背后,是社区工作的高度前置与高效协同。早在2024年11月,紫荆花园小区便已启动民意征询与资料整理等基础工作。2025年2月17日,《广州住宅老旧电梯申报国债补贴工作指引》正式发布后,紫荆花园小区凭借前期充分准备,在一周内迅速完成全部申报材料提报,展现出高效的“紫荆速度”,确保了惠民政策第一时间落地。
换新时间表
2025年10月18日,紫荆社区紫荆花园举行老旧电梯拆除开工仪式。拆除计划正以一日一台的速度,分三批于10月中旬、11月中旬、12月中旬完成22台电梯的拆除,预计每台电梯安装需25-30天,验收需15天。
2026年1月底,22台新电梯将全部验收完毕并投入使用。电梯代理商承诺,新电梯将提供5-10年重要设备质保,且标准高于现行国标。
【升华:从“电梯换新”到“模式创新”】
“最小应急单元”与网格化管理的无缝衔接
在紫荆社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高度敏锐。社区的“最小应急单元”与日常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确保了对电梯困人等突发事件能实现“5分钟响应、10分钟处置力量到位”。这套机制,正是社区安全感的坚实底座。
“社区合伙人”:从内部挖潜到开放共生
电梯换新的成功,得益于内部力量的动员。而面向未来,紫荆社区已擘画了以“社区合伙人”模式共建“两社三中心”的蓝图。
这一理念正源于在电梯换新中,热心党员、楼栋长、居民代表所展现出的“主人翁”精神。社区开始有意识地发现和挖掘社区能人成为“社区合伙人”。
除了本次电梯更换,紫荆社区更注重日常实践中实现开放共生,业委会作为掌握资金、发挥主导作用的“合伙人”,全面提升小区硬件;新市医院、颐康中心则作为“智慧医养合伙人”提供医疗资源;银行提供便捷通道,义剪团队提供暖心服务。
刘穗华主任认为,“物业、业主委员会、银行、医院等都是‘社区合伙人’,要集合各方力量。”同时,“社区合伙人”与传统“合作方”的本质区别在于“风险共担、荣誉共享”和“深度融入、共同创造”。
紫荆社区还计划建立由党总支牵头的“合伙人联席会”机制,确保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需求与合伙人的服务精准对接。例如,未来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独居老人有特殊医疗需求,可通过此机制,迅速联动“智慧养老合伙人”提供上门服务。
从困扰多年的“上下之难”,到党建引领下奏响的治理“协奏曲”,再到面向未来的“社区合伙人”“两社三中心”蓝图,新市街紫荆社区用一部部电梯的更新,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基层治理实践。它告诉我们,最好的治理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享受者。
当2026年春天,22台新电梯平稳地将居民们送达家门口时,紫荆社区向上的,不仅是楼层,更是整个社区的幸福指数与治理水平。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郭晴 通讯员罗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