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8日,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知识城综保区”)招商推介会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贸易、外商等12家行业协会,以及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国际物流等领域230家企业参加本次推介会。
坐拥“三重红利”,为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保税服务
推介会上,广州开发区保税业务管理局常务副主任隋影从基本概况、区位交通、产业基础、载体空间、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知识城综保区的核心竞争力。隋影表示:“知识城综保区背靠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叠加享受‘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综合保税区’三重政策红利。”
据隋影介绍,知识城综保区地处广州5个特大型物流枢纽的交汇中心,整合“空、海、陆”三大枢纽资源,1小时即可畅达大湾区主要城市。目前,园区内现有39万平方米的产业用地,5栋高标准厂房仓库,配套设施已较为完善。
作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内第二个综合保税区,知识城综保区于2023年10月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并于2025年8月通过预验收,预计今年11月迎来正式验收。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指出,知识城综保区将为知识城打造具有创新合作示范效应的国家级双边合作区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知识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地发展开放型经济。
在区位上,知识城综保区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紧密衔接,是知识城“一核两心、一谷多园”体系内“多园”的重点产业平台之一。向外,该综保区周边已形成多层级、立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并且距离广州白云机场直线距离约20公里,驾车约15分钟即可抵达;向内,综保区打造“城市次干道-支路”体系,围绕产业组团形成“一纵四环”路网结构,构建起高效便捷、进出分离的道路系统。
实行“四自一简”,以模式创新入手助力高起点发展
知识城综保区自获批以来,便受到海关总署、省市区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知识城综保区的属地监管单位,穗东海关在监管模式上的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保障知识城综保区“管得住、通得快”。
推介会上,穗东海关相关负责人对综保区海关政策进行了专业解读,表示综保区内实行“四自一简”的新型监管模式,“四自”即自主备案、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一简”指简化业务核准流程。
具体而言,知识城综保区内的企业未来在企业备案方面,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相较于传统方式更有主动权。另外,企业可以结合盘点计划确定核销周期,根据企业盘点核算保税料件的耗用情况及时开展账册核销申报,并自主为保税货物申报补税手续。而海关方面则通过简化业务资质核准手续,监管效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该负责人表示将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知识城综保区开展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五大中心”建设,持续推动“动态仓”、“内外一体仓”、“低空物流智能监管”等监管模式创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知识城综保区高起点发展。
据介绍,目前知识城综保区在谈企业已超过20家,其中10余家已达成入区意向。项目聚焦医药GSP项目、专用设备保税加工、医疗器械保税维修、国际供应链管理、消费品跨境电商等“保税+”核心领域,将显著增强区域产业集聚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
仙妮蕾德(中国)有限公司已经在广州开发区投资建厂近33年,如今该公司决定进驻知识城综保区。公司总经理李重华表示:“我们绝大部分生产原料来自于国外进口,有很多物料需要在冷藏环境储存,在知识城综保区建设分拨中心和物流中心,可大大缩短冷链运输距离、进一步降低成本和保证产品品质,同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知识城综保区进一步扩大了广州开发区保税业务的服务范围,对企业形成重大利好,加之这里距广州白云机场近,物流方面具有优势,企业之间合作的机会也更多。”翁健苗介绍,其公司也已决定在知识城综保区开展航空方面的新业务。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代新祥表示,依托广州开发区“金字招牌”,加快知识城综保区创新升级,量身定制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从“新质生产力30条”精准补贴,到“用地直通车”要素保障,再到“保姆式”服务和“关地协同”机制,全力护航企业在这片热土上安心发展。他表示,知识城综保区正值投资兴业的黄金窗口期。我们诚挚邀请全球企业家朋友与我们携手,在这片战略高地上同心协力,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郭晴 通讯员孙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