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提到痛风,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脚趾、膝盖突然红肿剧痛。但你能想象吗?痛风石竟会“跑”到颈椎里,压迫神经导致脖子剧痛、转头困难!近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风湿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特殊患者,通过“黑科技”双能CT精准锁定病因,再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缓解痛苦,该病例还登上了国际医学期刊。
突发颈痛,背后“隐情”不简单
今年58岁的张先生(化名),是有着十年病史的“老痛风”,手脚关节早已布满凸起的痛风石,部分关节还出现了变形。可近两个月,困扰他的不再是手脚,而是莫名的颈部剧痛,连日常活动都变得僵硬不便。
“痛风很少专门引发颈部剧痛,背后大概率另有隐情!”接诊的风湿科专家敏锐察觉到异常,当即安排了双能CT检查——这正是本次诊断的关键所在!检查结果令人惊讶:张先生的颈椎韧带、胸锁关节,甚至喉部的环状软骨里,都布满了绿色标记的尿酸盐结晶!原来,导致他脖子痛的“真凶”,正是这些长在特殊部位的“颈椎痛风石”。
据了解,传统CT只能获得物质的物理特征信息,而双能CT它却如“人体化学扫描仪”,搭载两套独立X射线系统,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射线同步扫描。
由于不同物质(比如尿酸盐、钙质)对射线的衰减程度不同,双能CT通过特殊算法解析后,计算机能给尿酸盐标上绿色,钙质标上紫色。仪器发现的人体物质是什么物理特征,是否痛风石,精准定位,一目了然。
中西结合 精准治疗解病痛
明确病因后,治疗方案随即落地。西医方面,用降尿酸药物从源头减少尿酸生成,搭配消炎镇痛药快速缓解疼痛;中医则发挥特色,通过通络活血、调和气血的传统疗法与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助力关节功能恢复。双管齐下之下,张先生的颈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也逐渐灵活,最终满意出院。
在全球慢性病谱系中,继高血压、高血脂与高血糖之后,高尿酸血症(HUA)已成为第四大代谢性疾病,对公众健康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日常预防高尿酸血症发生,广为市民关注。
对此,专家表示,由于酒精能促进尿酸的形成,也会抑制尿酸的排泄,所以高尿酸人群一定要戒酒,特别是啤酒和白酒。在合理控制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糖、低嘌呤饮食,少食用酵母,烹饪时也可选用花生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代替动物类的饱和脂肪酸油。一般高尿酸人群可多喝水以促进尿酸排泄,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一味多喝水可能会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所以要适当控制饮水量。
在抗高尿酸饮食的挑选上,专家建议,高尿酸人群可多食用一些低嘌呤、利尿、补肾、活血等功能的食物,如冬瓜、淮山、杜仲、木瓜、土茯苓等。虽然豆制品属于中等嘌呤含量食物,但加工时会流失一部分嘌呤,所以高尿酸患者也可适量进食一些豆制品。另外,专家提醒,果糖是近年来高尿酸新发高危险因素,它会影响尿酸排泄,造成高尿酸血症。所以,高尿酸人群要尽量少喝果汁、蜂蜜、饮料等。
【食疗贴士】
食疗为辅,调节尿酸水平
虽说高尿酸与饮食密切相关,但不是说单纯通过吃就可以把高尿酸吃走,还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才能调节尿酸水平。对此,专家为高尿酸人群推荐以下几个调节尿酸水平的食疗方子。
鲜荷叶薏仁粥
材料:薏仁150克、鲜荷叶30克、大米30克。
做法:将薏仁、大米同煮,将熟时加入洗净切碎的荷叶,再煮5分钟后即可食用。
芡实白果粥
材料:芡实30克、白果10克、糯米60克。
做法:糯米淘洗干净,浸泡3小时捞出备用;芡实淘洗干净,煮熟去壳;白果剥去外壳,煮熟剥皮,切掉两头,捅出白果心;锅中加适量水,放入芡实、糯米,先用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熬煮成粥,放入白果,以白糖调好味后;再煮5分钟即可。
冬瓜海带汤
材料:冬瓜100克、海带100克。
做法:将水倒入锅中,放入海带煮45~50分钟;将冬瓜去皮切成约1.5厘米的厚度放入汤中,再煮至冬瓜软熟;将少许盐和鸡精放入汤中调味,起锅即可。
在此提醒大家:痛风绝非“脚痛医脚”的小毛病,它可能侵袭全身任何关节,特殊部位的痛风更易误诊漏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风湿科依托了双能CT等先进技术,结合丰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为疑难痛风、非典型部位痛风患者提供个体化方案——西药控急症,中药调全身,既减轻药物副作用,又提升长期疗效。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斯璐 通讯员金小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