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于11月19日开幕,主题为“产业金融新高地,科创赋能向未来”。作深圳本土金融科技企业腾讯微保携多项创新成果亮相,集中展示了在生成式大模型落地应用、理赔服务和普惠金融新路径探索上的进展。
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腾讯微保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依托自身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领域的技术优势,构建大模型智能体开发平台,向全链路数字化保险服务迈进,其技术落地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据了解,AI大模型在腾讯微保的用户服务端和企业运营端均有应用体现,用户端以安全可控的技术底座支撑用户服务升级,在售前场景已推出懂用户的AI用户助手;企业运营端通过构建标准化、模块化的大模型基础设施,让业务端更高效地运用AI能力,提升服务效率。
在用户服务层面,腾讯微保基于自研大模型推出多款AI用户助手,覆盖从投保咨询、保险配置到理赔结论解读的全流程。在面向用户端的售前服务中,腾讯微保正式上线智能助手“微小保”,应用于小程序搜索界面、产品详情页等核心场景。“微小保”结合微保知识库,支持用户通过自由提问或模糊需求输入,实现需求解析、产品匹配与条款解读的智能闭环,并通过多轮对话优化体验,这不仅提升了服务可及性,也兼顾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理赔是保险用户体验的核心环节,腾讯微保持续推动服务体验升级。2022年推出“安心赔”在线理赔工具;2023年联合微信支付上线“微信快赔”,实现主动理赔提醒;今年10月,腾讯微保率先接入深圳市首个“商保直付”快捷通道:用户在南山区4家指定公立医院住院后,出院用微信支付结算时,可授权该通道享受医保与商业保险实时同步结算,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该通道已落地南山区人民医院、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4家机构,未来计划扩展至更多产品与地区。在运营效率端,腾讯微保还将AI技术深度应用到人工服务、内容生产和业务增效环节。客服层面,AI分析将用户声音处理时效从天/周级缩短至分钟/小时级,诉求分析人效提升20倍;业务层面,AI内容生产助手与提效助手赋能从业人员完成文案撰写、展业海报设计、合规审核等工作,无需技术团队支持即可实现高频场景AI落地,500毫秒内拦截违规内容,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效率,解决了“AI能力与业务场景衔接不畅、复用率低”的普遍难题,目前已支持数十个提效场景。
腾讯微保积极拓展普惠金融边界。2020年以来,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腾讯微保已参与全国超100个省、市的普惠型商业医疗补充保险项目,为超3000万参保人提供投保、客服及理赔售后等全流程服务;探索“保险+公益”创新模式,推动爱心保障公益计划助力乡村振兴,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定制多款保险产品与服务,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