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我国,肝癌素有“沉默杀手”之称,全球近一半的病例集中于此。西南医科大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李波教授指出,传统治疗手段中,手术切除对肝功能要求严苛,化疗药物常“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许多中晚期患者陷入无药可医的困境。近年来,一种属于肿瘤内放疗技术的钇90树脂微球治疗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全球42.5%的肝细胞癌病例集中在中国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四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原发性肝癌的三种病理类型中,肝细胞癌(HCC)最为常见,占所有肝癌病例的85%~90%。
全球范围内,肝癌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东亚和非洲是高发区域,其中全球42.5%的肝细胞癌病例集中在中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肝癌的估算发病率在男性中为13.7/10万人,女性为5.6/10万人,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男性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比例更高有关。
作为一种多因素、多步骤发生的恶性肿瘤,肝癌的发病受饮食与环境双重因素影响,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中国肝癌患者最主要的病因,约85%的肝癌患者携带HBV感染标志。李波指出,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长期过量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肝硬化以及肝癌家族史等。
在我国肝癌患者中,乙肝病毒感染的致病作用尤为突出。数据显示,未接种乙肝疫苗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病毒可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由慢性炎症、肝纤维化逐步进展为肝硬化,最终诱发肝细胞癌变。这一过程往往持续数十年,且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使得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暴露则是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上升,也使得肝癌的致病因素谱日益复杂,形成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典型发展路径。
肝癌治疗已进入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肝癌治疗的主要模式,外科手术在其中仍占据核心地位。李波介绍,根治性手术切除适用于肿瘤局限、未侵犯大血管且剩余肝功能良好的患者,是目前唯一可能实现治愈的手段。手术方式包括肝叶切除、肝段切除等。随着腹腔镜技术和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微创肝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不断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但手术治疗对患者肝功能储备要求较高,对于合并严重肝硬化或多灶性肿瘤的患者,肝移植成为更理想的选择,尤其是符合“米兰标准”(单个肿瘤直径≤5cm或≤3个肿瘤且最大直径≤3cm,无血管侵犯和远处转移)的患者,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局部消融治疗是重要的替代手段,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通过热能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适用于直径≤3cm的小肝癌。经导管动脉介入治疗则通过“断粮+毒杀”的机制发挥作用,其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并局部灌注化疗药物,使肿瘤缺血坏死;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则通过持续动脉灌注高浓度化疗药物,提高局部疗效。
“全身系统治疗方面,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显著改善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李波指出,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具有精准性高、副作用较化疗轻的特点,但需注意耐药问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则通过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但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目前,“靶向+免疫”联合方案已成为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选择,而多学科团队(MDT)通过整合外科、介入、肿瘤内科等多学科意见,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疗效最大化。
近年来,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的应用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新选择。
钇90树脂微球治疗优势明显但并非适用于所有肝癌
钇90树脂微球治疗通过肝动脉导管将可放射β射线的载有钇[90Y]的树脂微球精准植入肿瘤供血动脉,在肿瘤内部实施“精准核打击”,既能突破体外放疗剂量限制,又能保护正常肝组织,患者术后1-2天即可出院。“一般只需治疗一次,不良反应轻微。”李波称。
其精准度体现在治疗全程的双重保障:术前病灶血管地图绘制,精确定位肿瘤病灶;术中微球自动富集肿瘤血管床,杀灭肿瘤组织。这种“术前规划-术中制导”的双保险机制,使治疗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能量强度上,相较于体外放疗,钇90树脂微球治疗最高能量2.27 MeV,可突破体外放疗剂量上限,肿瘤杀伤力更高。
安全性方面,组织穿透距离短,最大11mm,平均2.5mm,不伤及周围正常肝组织;钇[90Y]核素衰变时间短,为64.1小时,8天释放87%,2周释放96%;不良反应轻微。临床数据显示,患者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仅为轻微疲劳或短暂恶心,无需特殊处理,大多数患者术后1-2天即可出院,显著提升了治疗体验。
“钇90微球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李波表示,其最佳适应症包括:无法手术切除的单发或多发肝细胞癌(肿瘤直径≤8厘米)、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的患者,以及经过TACE治疗后疗效不佳或复发的病例。对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它还能作为桥接治疗控制肿瘤进展,为移植争取宝贵时间。
李波强调,MDT会诊评估是治疗的起点,肝胆外科、介入放射科、放射肿瘤科、核医学科、肿瘤内科等专家共同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该治疗。这一步如同“作战会议”,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