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上海电视节落下帷幕
自1986年举办至今,上海电视节已经成为中国电视的风向标,而“白玉兰奖”也以专业的定位备受业内和观众普遍认同。今年,上海电视节举办到第27届了。而在6月10日落下帷幕的白玉兰颁奖盛典上,《山海情》《觉醒年代》获多个奖项,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而老戏骨于和伟、青年女演员童瑶分别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佛山“90后”姑娘黄尧斩获“最佳女配角”。
■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
《山海情》:现实主义创作基础上的浪漫表达
纵观入围“最佳电视剧”的剧集,皆是口碑和收视不俗的现实主义力作——六部是主旋律作品,包括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跨过鸭绿江》,反映特殊年代党的地下工作者的思想、工作和斗争生活的《隐秘而伟大》,聚焦脱贫攻坚的《山海情》,展现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经济领域的改革、社会生活的嬗变、政治领域的变革的《大江大河2》,探寻建党思想密码的《觉醒年代》,致敬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在一起》。另外四部也是现实题材剧集,包括对焦社会底层、舞台搭建者酸甜苦辣的《装台》,老警察击破新型犯罪的《三叉戟》以及以现代女性视角展开的剧集《三十而已》《流金岁月》。
其中,获9项提名的《山海情》和8项提名的《觉醒年代》一直都是获奖大热,两剧以其走心的叙事剧情,征服了一大批年轻观众。最终,《山海情》和《觉醒年代》也是今年“白玉兰奖”的最大赢家。《山海情》包揽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四大奖项。作为问鼎“最佳中国电视剧”的《山海情》,被评委会一致认为,是一部把扶贫故事讲得引人入胜的佳作,“现实主义创作基础上的浪漫表达,一代人奋斗使命和成果的恢弘呈现,在剧作、表演和影像上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与和谐统一。”正是演员们对故事付出的真情实感以及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真情刻画,共同构筑了一个地地道道、原汁原味、有西北风情的乡土故事。
《觉醒年代》:用朴素而平实的治学态度,讲述中国故事
当然,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原创)、最佳男主角的《觉醒年代》,实力也是杠杠的。虽然《山海情》斩获四个奖项,但是《觉醒年代》三项奖项都是重头大奖。《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分享创作经验和拍摄感受时表示,在创作《觉醒年代》的过程中,他无数次体会到国家大命运和个体间的呼应关系,“百年时间的沧桑与轮回在《觉醒年代》里都有体现,这种呼应让我的感触特别深,那就是革命先烈付出了那么多,就是让今天的中国人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不是仰视不是俯视,是我们中国人堂堂正正的感受。”同时,对于自己拿下“最佳导演”奖,张永新激动表示,所有人的付出,才让今天有了好的结果,他更借用剧中台词“朴素而平实将是你们治学的态度”说,“我将用这种态度,讲述中国故事。”获“最佳原创编剧”奖的龙平平则表示,《觉醒年代》花了6年时间打磨,甚至在深夜创作时,曾被先烈们的故事打动而大哭,“这部剧的成功是沾历史的光,是历史人物精彩”。他透露,在创作过程中,如何从真实情况出发评价那些历史书里的人物,是一直在折磨他的事情。比如,想塑造一个让各方面认可、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陈独秀对编剧就是非常大的挑战。最终他决定塑造一个在逆境中走出来的陈独秀。
此外,《在一起》获国际传播奖和评委会大奖,《跨过鸭绿江》获评委会大奖,《装台》获最佳编剧(改编)奖,《三十而已》获最佳女主角和国际传播奖,《流金岁月》获最佳美术奖。
获奖名单
●电视剧类别
最佳中国电视剧:《山海情》
评委会大奖:《跨过鸭绿江》《在一起》
最佳导演:张永新《觉醒年代》
最佳编剧(原创):龙平平《觉醒年代》
最佳编剧(改编):马晓勇《装台》
最佳男主角:于和伟《觉醒年代》
最佳女主角:童瑶《三十而已》
最佳男配角:尤勇智《山海情》
最佳女配角:黄尧《山海情》
最佳摄影:杨振宇《山海情》
最佳美术:邸琨《流金岁月》
最佳海外剧(短):《调查》(丹麦)
最佳海外剧(长):《我们这一天第五季》(美国)
●纪录片类别
最佳系列纪录片:《小小少年》(中国)
最佳纪录片:《我当时也在》(以色列)
●动画片类别
最佳动画片:《妈妈的忧郁像倾盆大雨》(法国)
最佳动画剧本:《大王日记》(中国)
●综艺类别
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国际传播奖
《在一起》《三十而已》
●组委会特别奖
《摆脱贫困》(中国)
最佳男主角
于和伟: 这个奖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
今年“最佳男主角”提名的5位男演员,陈建斌、于和伟、张嘉益、黄轩和王凯,都是演技界的扛把子,谁获奖似乎都不意外。今年评委陶虹都直言,今年“最佳男主角”竞争非常激烈,每个评委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男主角,大家绞尽脑汁,最终“花儿”落在于和伟身上。
“得演一个跟观众有交流、能对话的人”
由于工作原因,于和伟未能到现场领奖,他透过视频表示,心情非常激动,“我荣幸之极,欣喜若狂,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奖,感谢《觉醒年代》中为我们这个国家开掘先路的人,感谢仲甫先生,感谢台前幕后的同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拿这个奖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
《觉醒年代》可谓是主旋律中的“网红剧”,今年2月播出后,备受年轻观众追捧。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主线,描绘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展现了100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觉醒之路”。不同于以往伟人的单一形象,剧中于和伟扮演革命先驱陈独秀,内敛从容、不拘小节、心怀大爱、追求真理、充满激情,尤其展现了陈独秀生活化的一面,比如和儿子并不和睦的父子关系,嘴上强硬心里却充满温情。比如,剧中工人对陈独秀说“您这么大一先生还亲自包饺子”,他现场发挥语出惊人,“我还亲自上厕所呢”。
此前,于和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一个演员来说,要塑造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往往要面对很大的挑战。因为“真实”,势必会接受更为严苛的审视。于和伟事先对陈独秀的有关史料做了深入的功课,“我们要让年轻人感觉到是可以共情的,让观众喜欢这些人物继而关注人物命运,他们自己消化以后,会非常主动地走出电视剧去了解真实历史、世情,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所以最关键的,我得演一个跟观众有交流、能对话的人。”
“我还在成长,我觉得我还是个孩子”
于和伟入行25年,以主角或配角身份出演过近百部影视作品,获“白玉兰奖”“金鸡奖”“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飞天奖”“华鼎奖”等众多专业影视奖项。不过,长久以来,在大家的印象里,于和伟一度是“脸熟却叫不出名字”的实力派,更曾经被嘲笑“千年不红”,一度被业内评为“最被低估的男演员”。在外人眼中,《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之后,于和伟逐步出圈。这段时间,于和伟更是好戏连台,《悬崖之上》《刺杀小说家》《坚如磐石》《巡回检察组》《上阳赋》《理想之城》《大决战》接连上演。
前不久,于和伟接受媒体采访,谈及最近自己主演的作品密集呈现,于和伟非常清醒,他直言挺担心招人烦,“你塑造人物的工具还是自己,是自己就会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虽然我努力地在摒除程式化、自己惯用的动作,但还是会担心有一些冲突,毕竟都是鼻子、眼睛、眉毛这些东西,怕观众生腻。因为我本身是一个不喜欢重复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这样的。”于是,于和伟会重新把之前的一切归零,忘掉之前的角色,让自己迅速进入新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于和伟刚过50岁的生日,不过他笑言:“我还在成长,我觉得我还是个孩子,因为演员更需要像个孩子一样。你可以经历世事,但最终要抵达现在。”
最佳女主角
童瑶: “没想到这么好的事能落在我头上”
“最佳男主角”硝烟滚滚,“最佳女主角”五位提名女演员之间则相对没那么激烈。在与倪妮、热依扎、谭松韵、闫妮的较量中,童瑶最终凭爆款话题剧《三十而已》的“顾佳”一角摘下“白玉兰”最佳女主角。
“最后能拿奖可能是因为我的不放弃”
而在2019年,童瑶便曾凭借《大江大河》中白月光一样的姐姐宋运萍,获得“白玉兰”最佳女配角。对此,童瑶激动表示,“我没想到这么好的事能落在我头上。”她谦虚地说,这次入围的女演员都很优秀,“最后能拿奖可能是因为我的不放弃的精神”。
在童瑶看来,顾佳这个角色跟她本人是有距离的,因为“妈妈”这个角色是完全陌生的,“我自己还没有成为母亲,所以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妈妈,也是我必须要做的功课。”而在拍摄过程中,童瑶努力一点点靠近顾佳,她说:“这个角色拍得特别苦,沟通了好多次才开始找到感觉,然后每次都把自己逼到死角,突然,又有了破门而出的勇气。我觉得因为我对这个戏的认真和执着,才有了这个角色。”
“每个人都需要一份‘而已’的勇气”
在《三十而已》中,童瑶出演的顾佳一直是最具话题度、热搜最多的角色,已婚、已育的顾佳顶着全职太太的标签,文武双全,对内对外似乎都堪称完美——对内,既能带娃,入得了厨房;对外,是丈夫许幻山的贤内助,能打进“富贵太太圈”帮忙解决公司危机;在丈夫出轨后,更以一己之力保家庭周全。此前,谈及顾佳这个角色,童瑶说,顾佳是一个自己之前没太从剧本里看到过的人物,阳光、温暖、安静、自信,有智慧有底线,对世界和周围人有自己的洞察,近乎完美。而唯一的不完美,大概就是她的高要求,会给身边人带来很大压力。
童瑶直言,顾佳是一个“高开低走”的角色。同时,她也很佩服顾佳,“她高能高得起来,低也能低得下去,即便把生活过到了低谷,她也有翻盘再来的勇气,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女性的一种力量。”
谈及女人30这个话题,童瑶说,考虑到女演员30岁会带来各种职业困扰,也曾失落,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和自己的年龄变化和解,并且更加通透看待年龄增长,“30只是一个数字,但30岁也意味着和青春挥手告别,同时迎来新的可能。不管任何年龄的女性,都不要给自己设限,要勇敢地去拥抱更多可能。”
最佳男配角
尤勇智: 黄土地上最真实的西北农民形象
老戏骨尤勇智凭借着《山海情》中的“李大有”,打败了《大江大河2》里面的“杨巡”董子健、《三十而已》中的“许放炮”李泽锋、《山海情》里的“马喊水”张嘉益以及《觉醒年代》中的“蔡元培”马少骅,斩获“最佳男配角”。
在《山海情》中,尤勇智饰演的“大有叔”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黝黑的皮肤、地道的西北方言、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乡土气息,有意无意间显露出的农民的脾性,让观众看到了黄土地上最真实的西北农民形象。在《山海情》中,尤勇智出演的“大有叔”承包了大量的笑点,表现非常出彩。
在一众扶贫攻坚剧中,《山海情》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心里。尤勇智说,原因在于《山海情》的真,从剧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道具到每一幅画面,“我认为每一粒尘土都是真实的。”在后台接受采访时,尤勇智表示,拍摄过程非常难,剧组整个景都是在戈壁滩上搭建起来的,吊庄移民刚来的时候住的是地窝子,然后有了土坯房,最后有了院墙、有了门儿,有了砖房,学校也是从一间房变成了三间房,然后有了自留地,有了院子、有篮球场、有国旗。此外,镜头能够扫到的所有场景,包括每家每户的蘑菇棚,几乎都是剧组一步一步搭建的,“拍摄顺序就是剧情进展顺序,剧中的蘑菇都是我们自己沤的肥,自己出的菇,等到结束拍摄的时候,所有演员对金滩村那个地方都非常熟悉。”
尤勇智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第一次拿到《山海情》剧本的时候只有五场戏,并没有前后的剧情来参考,导演只告诉他这个人物很重要,很多重大场合都会在。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接下了这部戏,《山海情》就是他等来的一个机会,“其实我们这一行这一辈子都是在选择和等待当中度过的。我拍了三十多年戏了,我也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每一年的每一个三百六十五天的每一天都在等待电话响,等待有什么剧本来,有什么导演来,有什么样的对手来,有什么样的角色来,一切都是未知的,你完全无法设计。”
最佳女配角
佛山姑娘黄尧: 用最真诚的心面对饰演的角色
这次白玉兰奖的“最佳女配角”在《山海情》中的“白麦苗”黄尧,《觉醒年代》中出演李大钊妻子赵纫兰的刘琳,《三十而已》里的“钟晓芹”毛晓彤,《装台》中扮演民间舞艺人“手枪”的秦海璐和《清平乐》里的“赵徽柔”任敏五位女演员之间展开。最终,祖籍山西、在广东佛山长大的黄尧荣获此奖。
比起秦海璐、毛晓彤,黄尧这个名字很多人觉得有些陌生。其实,早在《山海情》之前,黄尧已经渐露头角,她是不一样的青春电影《过春天》沉默少语渴望爱的佩佩,悬疑爆款《沉默的真相》的女记者张晓倩。
黄尧获奖后十分激动。在《山海情》中,黄尧饰演从宁夏到福建务工,靠自己的双手在外闯荡的白麦苗。开始表演时,她不仅要突破台词关,达到导演“全程西北话演出”的要求,同时,如何将麦苗与祖峰饰演的父亲之间时而紧张时而松弛的关系拿捏得宜。黄尧透露,为角色口音也下了一番苦功,面试这个角色的时候,看了人艺版的《白鹿原》,把宋丹丹饰演的田小娥的一小段独白一点点地模仿下来。开拍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正音,抠细节。
初中时,黄尧就立志成为一名演员。在考中戏之前,她的规划就是成为一名职业话剧演员。中戏毕业之后,她演起了影视剧,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与心理落差,直到《过春天》才让她重新拾回“碎了一地”的自信。
谈到这几年对演员工作的感悟与最深的体会,黄尧说,真正的演员是看起来非常自信,但其实非常脆弱的一群人。演员完全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作为工具去创作,没有其他的工具可以用,“我的身体和我的心灵就是我的创作的本身,它们是我的武器,需要我格外去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