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1日,河源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会在河源市乡村振兴局召开,总结今年以来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分析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努力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在全省前列。
河源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钟建政主持会议,并就如何抓好下一阶段乡村振兴工作作了讲话。各县区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市乡村振兴局的党组成员、各级调研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安排市直18个党政机关、36个企事业单位组团帮扶18个镇
会上,各县(区)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就本县(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作了汇报;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部署下半年年工作重点,要求建立强力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九大攻坚行动”,实行严格考核督导,以高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尤其是在农业化、农村风貌带建设、集中供水、厕所改造及污水处理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实现农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指出,经过5年奋战,河源市现行标准下的相对贫困人口107372人全部达到脱贫“八有”标准,完成了退出程序,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落下”的目标。255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十项”标准,均完成了出列程序;驻镇帮镇扶村全面启动,制定出台《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安排市直18个党政机关、36个企事业单位组团帮扶18个镇。
其中对农村居民收入较低、脱贫人口较多、发展条件较差的8个乡村振兴任务重的乡镇,安排正科级及以上干部担任驻镇工作队队长。对省直、深圳、县(区)直单位组团帮扶的77个镇,各安排一个市直单位联系,派出一名能力强、有培养潜力的干部担任联络员,做到市直单位派驻乡镇全参与、全覆盖;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升级,以“一区四带”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较好的示范村为起点,以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建设为载体,整体推进集中供水、美丽圩镇、万里碧道、“四小园”、“三线”整治等任务,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处理、镇村集中供水设施、村内道路建设,乡村宜居水平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工作,村级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比例达99.9%,村级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均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
成绩固然可喜,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脱贫攻坚的一些老矛盾、老问题依然存在,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些新困难、新挑战逐渐显现。
打好一场硬仗补齐短板,打造一批示范提升亮点,建强一支队伍合力振兴……
会议强调,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重大任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乡村产业集聚,加快乡村建设行动。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按省有关“四个不摘”政策工作部署,继续保持,持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政治自觉。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乡村振兴工作安排,以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总抓手,开拓进取、奋发作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扫尾收官工作,全面开启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二是聚焦重点难点,努力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在全省前列。当前,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各级要抓住国家和省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撑、市委坚强领导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的组织保障、毗邻“双区”的区位优势的便利条件、农业发展基础提供的坚强支撑等有利条件,组建一套专班统筹协调,守好一条底线巩固成果,编制一项规划挂图作战,打好一场硬仗补齐短板,打造一批示范提升亮点,建强一支队伍合力振兴,健全一套机制推进落实,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开展、高效落实。
三是主动担当作为,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干部要时刻保持献身乡村振兴的思想源动力,把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要带着情怀、责任、担当、敬畏去工作。以建功有我、舍我其谁的胸怀格局,奋力拼搏、合力攻坚,不负重托、不负厚望,主动作为、苦干实干,为推动河源“示范区”“排头兵”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欧阳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