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1577号
●温暖诉求
在云浮罗定的小村子里,陈婕一家,曾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我有四个孩子,两子两女,他们都很乖,读书上进、待人有礼,从来不用我操心。”陈婕说,美好的生活从2019年底被“怪病”打破。老二唐浩玮,被诊断患有基因突变“慢性肉芽肿病”,在各方帮助下通过骨髓移植获得临床治愈(详见新快报2022年3月20日A05版)。
然而今年五月,小弟唐浩恩竟也确诊患有同样的罕见病。为了救哥哥,陈婕夫妇到现在还欠着60万的外债未还,而眼下小浩恩又深陷病痛,陈婕一家一筹莫展。
还欠60万的外债
唐浩玮的故事,曾刊登在2022年3月的新快报天天公益版面。当时,他已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可后续仍需要很大的费用支出。为了救儿子,陈婕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想尽了一切办法,才终于把儿子送进手术室,当时他们欠债已经超过了60万元。新快报刊登了浩玮的故事后,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准备资助浩玮一些医疗费用,助他渡过难关。虽然负债累累,但陈婕毅然放弃申请基金的机会,她想把这些钱“让”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家庭。
浩玮在陈婕的悉心照料下一天天好转。2023年3月,浩玮在做过彻底的全身检查后,得到医生“可以上学”的批准。陈婕说,浩玮很争气,即使在病中,他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回到学校后仍然名列前茅。不仅如此,在母亲节前夕,浩玮还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国旗下的讲话》,感恩母亲对自己不离不弃,让他能重新有机会回到校园里上课学习,并鼓励同学们要学会理解父母、表达孝心。
哥哥好了弟弟又病倒了
生活逐渐回到正轨,陈婕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浩玮现在除了一点慢性的肝排异,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上学这么久,老师们对他也非常照顾,还给他组织特别的生日会,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陈婕说。本以为苦尽甘来,可谁能想到,意外再次来袭。今年五月,弟弟浩恩突然发烧,看起来只是普通感冒,陈婕给浩恩吃了一些药,可两天过去了,孩子仍然发热。陈婕连忙带他去罗定市人民医院诊疗,打了两天点滴却不见好转,陈婕顿觉不妙。她说,早在哥哥浩玮确诊基因突变型“慢性肉芽肿病”时,全家人便做了基因检测,当时查出来其他三个孩子也携带有这个基因。
陈婕越想越害怕,当机立断,也带着弟弟来到广州孙逸仙纪念医院。“我们到的当晚,就做了加急CT,结果发现和哥哥的情况非常相似,在肺部同一个点有两个肉芽肿,但他的情况比哥哥还严重,幸亏来得早,如果再继续拖下去,可能也要像哥哥一样做肺部切除了。”陈婕说,医生马上给弟弟做了肺部灌洗术等治疗,入院第三天浩恩终于退烧了。
移植费仍有较大缺口
陈婕至今都记得很清楚,因为发现病情较晚,浩玮不得不做右下整叶的切除,医生在做完手术后,还把切掉的部分拿给陈婕看。“像猪肝一样,外表被厚厚的一层白色像痰一样的东西包裹住,看一眼我都觉得无法呼吸。”陈婕说,因为切除了右下整叶,现在哥哥不能参加太剧烈的运动,但这孩子很要强,自己每天都在家练习吹气球增加肺活量,现在还能在家做些简单的运动。
哥哥的前车之鉴,让浩恩体内的病魔被早早“揪出”,属实是不幸中的万幸。“肺部感染控制住后,医生建议我们出院继续吃药抗感染,同时尽早准备做移植手术,按照弟弟的情况来看,越早手术以后恢复起来也会比哥哥要好。”陈婕难过地说,他们兄弟俩状况频出,自己忙着照顾他们,也无法分身去赚钱,家庭经济重担只能全部压在爸爸唐仕接身上。
为了多赚点钱,唐仕接每天都早出晚归,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下班还去快餐店帮人炒菜。“他说,帮人炒两个小时菜可以挣60块钱,还管一顿饱饭,里外里又省了一顿饭钱。”但陈婕很清楚,即使这样,加上四处借钱,他们现在能给弟弟筹到的手术费也才11万元,距离医生说要准备的50万元还有很大的差距。更让陈婕寝食难安的是,与弟弟配型合适的骨髓也还没有找到,她只能一边等,一边再去筹钱。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 如“新快报温暖1577号浩恩”。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潘芝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