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肝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但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近八成肝癌诊断已是中晚期,应重视肝癌高危因素控制和高危人群筛查。近年来,出现了钇90这一肝癌全新治疗手段,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罗润齐主任医师、微创介入科主任朱康顺教授日前就此话题开讲,全国健康节目金牌主持人林欣主持。
应重视肝癌高危因素控制和高危人群筛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罗润齐主任医师指出,《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六位常见癌症和第三位癌症相关死因,近50%的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我国肝癌发病率居第四位(38.9万/年),死亡率居第二位(33.6万/年)。70%~80%肝癌病人诊断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根治性治疗的时机。肝癌恶性程度高,我国肝癌五年总生存率目前仅为14.1%。
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了肝癌的三级预防。其中,肝癌的二级预防针对慢性HBV/HCV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人群,预防措施包括抗HBV/HCV及其他肝病病因治疗、抗纤维化治疗、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及监测HCC发生。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肝癌病因构成以慢性HBV感染为主,约占86%;其他病因包括慢性HCV感染、长期过量饮酒所致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伴发2型糖尿病(T2DM)、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等。抑制病毒、减轻炎症、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生存期是乙肝治疗的基础,对于部分条件允许的患者,应该追求临床治愈。丙肝目前已可完全治愈,且已纳入医保及门特。
肝癌起病隐匿,早期肝癌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中晚期肝癌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例如仅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容易被忽略或者误诊。而大部分肝癌的发展遵循肝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过程,因此需重视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日本推进肝癌早筛早诊,提高了肝癌早期诊断率及五年生存率。
肝癌的筛查分常规筛查和加强筛查。常规筛查是指腹部超声+AFP,加强筛查是指MRI和/或CT检查。肝癌的筛查流程根据危险人群分层来定,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人群的筛查方式和频率不同(请参考图片)。
肝癌治疗有了更新手段——钇90治疗
“钇90治疗是一种全新的肝癌治疗手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朱康顺教授介绍,钇90治疗是对肿瘤的精准内放射治疗,精准打击肿瘤的“核武器”。钇90治疗通过肝动脉导管介入方法,将数千万粒带有高能β辐射的钇90树脂微球植入至肝脏肿瘤供血动脉内,从肿瘤内部实施辐射损伤,是对肝脏肿瘤的精准“核打击”。它通过体内放疗的方式杀死肿瘤,更精准、有效、安全。
朱康顺称,处于不同时期(早、中、晚)的肝脏肿瘤都可以用钇90治疗,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用钇90治疗,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合适用钇90治疗,这就需要临床多学科医生结合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一是可以实现早期肝癌根治(肝段切除)。对于单发、直径<8cm的肝癌,国际巴塞罗那肝癌分期诊疗(BCLC)指南推荐可进行经导管肝动脉钇90内放射治疗(在外科手术、消融不可行情况下)。
二是适合巨大肝癌患者转化外科手术治疗。尽管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能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的病人仅约15%。巨大肝癌因肿瘤负荷大(导致切除后余肝体积<40%),或因伴有门静脉侵犯,往往导致无法行手术切除。Y90微球治疗可以满足巨大肝癌的外科转化治疗需求,强效缩瘤、增大余肝、治疗门静脉癌栓、良好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转化、切除、治愈。
三是适合门静脉癌栓的肝癌。门静脉癌栓不但快速生长,还容易复发、转移,造成肝功能受损、顽固性腹水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门静脉癌栓肝癌患者,如不积极治疗生存仅2.7-7.0个月,Y90微球治疗与传统化疗栓塞治疗(TACE)比较明显提高癌栓的控制和患者生存。
四是可用于不适合手术切除、消融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五是适合多次介入治疗TACE或肝动脉灌注(HAIC)后肿瘤仍残留的患者。
六是适合肠癌肝转移患者,提高单一化疗的治疗效果和外科手术切除率。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