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慢性疾病的增多,如何提升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肿瘤和保持健康长寿,已成为当下医学和公众的关注焦点。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文件中,国家明确将免疫健康纳入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和疫苗可及性等具体任务,强调预防为主,提升全民免疫力。感染病领域的领军人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指出,免疫系统作为人体的防线,不仅在抵御外界病毒、细菌的侵害中起着关键作用,还在衰老、肿瘤防治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免疫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免疫有“三军”,胸腺是“军校”
免疫系统并非单兵作战,而是“多兵种协同”。
卢洪洲对记者指出,如果把免疫比作军队,可以分为“三军”:T细胞是“指挥官”;B细胞是“武器库”;自然杀伤细胞(NK)则是“突击队”。简单来说,NK细胞凭借其快速、广谱的杀伤能力,在机体抵御病毒感染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 “突击” 角色,与T细胞、B细胞等共同构成了免疫系统的防线。而胸腺就像“军校”,年轻时活力旺盛,不断训练出合格的新兵。但随着年龄增长,它逐渐萎缩,新兵补充减少,老年人因免疫衰老(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下降)、慢性病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导致的免疫抑制(如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会降低防御能力。
在临床中,对于部分免疫细胞明显减少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是否采用免疫支持手段,例如胸腺法新等来帮助恢复免疫功能,来增强其抗病毒的“战斗力”。
免疫在抗衰老、抗肿瘤、长寿方面也承担重要角色
卢洪洲指出,免疫系统不仅在抗感染中至关重要,还广泛参与衰老、肿瘤防治和长寿等领域。
免疫监视功能,特别是NK细胞和T细胞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减缓衰老进程,或实现抗衰老。多项研究发现,长期慢性炎症加速衰老,而健康的免疫系统有助于延缓“炎症性老化”,保持身体活力。同时,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早期肿瘤细胞,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发挥抗肿瘤作用。强健的免疫系统不仅能减少癌症发生的风险,还能帮助身体更迅速、更好地恢复,减少疾病影响,延长健康寿命,达到抗衰老和长寿的目标。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应守好健康“三道防线”
结合多次防疫经验,卢洪洲强调,免疫功能低下的高危人群要守好“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生活习惯和场景管理,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尽量减少停留,高风险场景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第二道是免疫屏障维护,疫苗接种能增强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是高危人群抵御感染的核心手段,但需避免“一劳永逸”的误区。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应提前做好预防,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提升自身免疫力,为健康筑牢基础。第三道是黄金窗口就诊,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尽早治疗。
作为感染病领域的领军人物,卢洪洲认为,在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频发的背景下,提高免疫力是确保每个人健康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及必要的医学干预,每个人都能通过增强免疫力,享有更长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卢洪洲教授是传染病领域的杰出临床专家,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其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曾受邀担任国家新冠疫情防控专家委员会成员,并作为上海和深圳专家委员会的负责人,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组织并发布了针对新冠、猴痘等新兴传染病的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多种本土创新药物的研发工作,其中包括用于治疗新冠的口服小分子药物,例如奈玛特韦(simnotrelvir)和SHEN26胶囊。他曾入选ScholarGPS终身与近5年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2021-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及《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目前,卢洪洲教授还担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和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临床诊治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他始终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致力于将中国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全球分享,同时为提升全球公共卫生应对能力贡献智慧和力量。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我国传染病和免疫学的进步,也为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治疗策略。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