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18日,广州市统计局在官网发布了题为《厘清内部发展脉络 探索广州工业中长期发展路径》的工业分析。其中提到,截止2021年底,广州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79家,数量相当于国内中等偏下省份水平;产值规模2.26万亿在国内主要城市中排位靠前,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具有开放和创新的先发先行优势。
行业门类齐全,去年增加值规模省内第三
据悉,由于广州不属于典型资源型城市,41个工业大类中,除了涉及采矿的6个行业大类没有生产活动,其余35个行业大类均有企业布局。截止2021年底,广州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97家,企业户数较为集中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9.8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9.1%),纺织服装、服饰业(占7.4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7.2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占7.11%)。
2021年,35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工业行业大类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5大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合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万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一半,达50.3%。
多年来的稳步发展,广州工业规模和竞争力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2021年,广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67.18亿元,同比增长7%,增加值5086.22亿元,同比增长7.8%。增加值规模在省内排名第三,落后于深圳(9490.12亿元)和佛山(5442.13亿元),占全省(37453.05亿元)的比重为13.6%。在国内省外主要城市中,落后于上海、苏州、重庆等城市。
2021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广州占据8席
广州工业底蕴深厚,多年积累成就了不少带动力大、竞争力强的企业,创建了不少响当当的品牌。从企业收入排行上看,在2021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排行榜中,广州企业占据8席。对比2018年,上榜数量持平,广汽集团退后1位,居第15位;广州医药集团上升18位,居50位;由广钢、万宝、万力三家老牌国企联合重组形成的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居119位(2018年万宝居229位,广钢居360位);新晋企业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居158位;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位次不变,居174位;整合立白集团的广州立白凯晟控股有限公司位居340位(2018年立白集团居311位);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升43位,居410位;新晋企业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居444位。2018年居296位的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退出排行榜。
从企业品牌排行上看,2021年中国品牌500强中,广州占据21席,其中,12席为工业产品品牌,如南方电网(第49位),广汽集团(第50位),天赐材料(第146位)、广药集团(第155位)、 小鹏汽车(第188位)、视源股份(第202位)和白云山(第213位)等,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估值均较高,广州创建品牌效果显著,上榜品牌数量逐年增加。
新动能持续增强,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近千亿元
近年来,广州积极布局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培育了一批高能级、高水平的产业项目,相关产业发展态势表现亮眼,成为广州工业增长的重要动能。
2021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3.7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8.8%,比上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从细分行业看,受益于乐金系和超视界等超高清视频显示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一大行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38.15亿元,同比增长34.7%;第二大行业医药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23.1%。此外,2021年,广州“3+5”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44.27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文中还指出,汽车制造业是当之无愧的广州工业第一大行业。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17.9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1%。2018-2021年四年来,汽车制造业占全市比重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保持在四分之一强的稳固地位,年均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2021年整车产量将近300万辆,占全国整车产量的11.3%,连续三年整车产量居全国城市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之城”。近四年汽车企业产销率均稳定在95%以上,三大外资品牌汽车企业年产值超千亿元,加之广州本地车企——广汽乘用车集团,多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汽车制造企业不断聚集,产业链逐渐完善。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穗统宣 方越峦